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州送景僧录归钱塘》
《幽州送景僧录归钱塘》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天目山前景老禅,长安传法旧沙门。

十年不见身为累,万里相逢舌尚存。

漠漠尘埃凝破衲,凄凄风露袭归辕。

到家定有秋光在,报答黄花满故园。

(0)
翻译
天目山前景色苍老的禅师,他在长安传承佛法的老僧。
十年未见,我已疲惫不堪,但万里相逢,口中的教诲依然清晰。
漫天尘土凝结在破旧的僧袍上,寒风冷露侵袭着归途的车驾。
回到家中,必定会见到秋天的景色,那时我会带回满园的菊花以示回报。
注释
天目山前景:描绘了天目山前的景象。
老禅:年长的禅师。
长安:古都长安。
传法:传授佛法。
旧沙门:过去的僧人。
十年不见:指多年未见。
身为累:身心疲惫。
万里相逢:跨越万里的相遇。
舌尚存:口中的教诲依然在。
漠漠尘埃:形容尘土弥漫。
破衲:破旧的僧衣。
凄凄风露:寒冷的风雨露水。
归辕:回归的车驾。
到家:回到家中。
秋光:秋天的景色。
黄花:菊花。
满故园:充满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景的僧人返回钱塘(今浙江杭州)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禅意。

"天目山前景老禅"一句,点出了主角色的背景,景僧在天目山前修行多年,已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长安传法旧沙门"则透露了他曾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传承佛法,有着丰富的宗教生涯。

"十年不见身为累"表达了诗人与景僧多年未见,彼此都有了岁月的痕迹。"万里相逢舌尚存"则是一种对话中依然保留着往日情谊的深情表达。

"漠漠尘埃凝破衲"描绘了景僧返回之路,穿越尘世的艰辛,破旧的衣衫也映照出他修行中的磨难与坚持。"凄凄风露袭归辕"则是对他归途中所承受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凄凉的秋风和露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到家定有秋光在"表明景僧回到了自己的禅房,或许是在暗示即将迎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禅意的季节。"报答黄花满故园"则是景僧对往昔生长之地的一种情感寄托,黄花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代表着一种平和与归宿。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禅意抒发,展现了一位僧人的归途以及他对自然、对往昔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五首·其一

画桡艇子短驴鞦,野店山邮每小留。

瓜蔓水生初抹岸,梅黄雨细欲遮楼。

辽东邂逅从归鹤,海上逢迎得狎鸥。

岂是人间偏好异,暮年难复作沉浮。

(0)

即事六首·其五

井税无馀负,川原已饱犁。

樵歌归市步,帆影过河堤。

野实丹兼漆,村醪蜜与齑。

虽云有丰约,不废醉如泥。

(0)

舟中遣兴

湖海渺云涛,浮家得养高。

方床展蕲簟,短褐束郿绦。

酒里亦何好,人间聊可逃。

酣歌柁楼底,万事一秋豪。

(0)

杂兴六首·其一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

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

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

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0)

岁暮

半生浪走跨秦吴,白首还如筮仕初。

冻芋浊醪邀里巷,昏烟湿雪暗郊墟。

穷空敢恨寒无褐,忧患元因出有车。

笑掩陈编聊自慰,古来富贵羡樵渔。

(0)

夙兴

夙兴短蓬发,幽步豁烦襟。

翠碧停阑角,黧黄语柳阴。

书残频补缉,琴废细追寻。

未是全无事,犹堪养道心。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