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乘兴上扁舟,数遣书来写我忧。
奏牍三千待金马,卷帘十里梦扬州。
桃花水涨理归楫,莲叶杯香消客愁。
白发倚门长望子,细君应赋大刀头。
王郎乘兴上扁舟,数遣书来写我忧。
奏牍三千待金马,卷帘十里梦扬州。
桃花水涨理归楫,莲叶杯香消客愁。
白发倚门长望子,细君应赋大刀头。
此诗《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王郎离别时的情景与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首联“王郎乘兴上扁舟,数遣书来写我忧”,开篇即点明友人王郎乘着兴致,独自驾舟远行,而诗人则因友人的离去而心生忧虑,通过频繁的书信传递彼此的关切之情。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离别的场景和人物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颔联“奏牍三千待金马,卷帘十里梦扬州”,进一步展现了王郎赴京的壮志与期待。他怀揣着三千份奏牍,准备在京城金马门等待机会,同时在心中勾画着扬州的繁华景象,寄寓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王郎的雄心壮志,也暗含了诗人对其前程的祝福与期待。
颈联“桃花水涨理归楫,莲叶杯香消客愁”,转而描写王郎归途中的景象。桃花水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归舟上的王郎或许在欣赏沿途的美景中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劳顿与离别的愁绪。而“莲叶杯香”则可能象征着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消解心中的客居之愁。
尾联“白发倚门长望子,细君应赋大刀头”,则将情感转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白发苍苍的老父倚靠在门边,长久地眺望着远方,期盼着儿子早日归来;而诗人的妻子或许正在家中为远行的丈夫准备着大刀头(古代的一种饰品),寄托着对丈夫平安归来的深深祝愿。这一联以家庭的温情反衬离别的苦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沉,以及对远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谢薖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离别之情与对未来的期许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含深情,又不失豪迈,堪称佳作。
九溪漓水接潇湘,万壑千岩罗水旁。
七星高耸生辉光,连天一色皆苍苍。
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户新醅香。
古洞相对举清觞,文渊遗迹徒悲凉。
安得石枕与藤床,梦想昔人风味长。
满车薏苡胜琳琅,流传千载事微芒。
男儿生即志四方,将军异代犹封王。
感时抚事心茫茫,顾我岂有筹策良。
报国志愿不敢忘,此身未暇归江乡。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
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
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
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
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
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
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
承流叨继踵,主诺粗提纲。
夙乐阿兰若,端居最上方。
南津有禅侣,默坐正相望。
平生麋鹿性,从仕匪所娱。
要非折腰具,悠然慕潜夫。
赋归恨不蚤,空悲岁云徂。
世情固险薄,官路徒惊呼。
君看得失际,岂问戚与疏。
论心未必尔,反眼何所无。
嗟我与世忤,正坐所见殊。
强颜恋五斗,我岂不足与。
湖南有良田,亦有宅一区。
会当拂衣去,俯仰聊自如。
谁能揖上官,迫促畏简书。
遂令湖海上,坐觉豪气除。
君言浪见许,众口方骂予。
不学望尘辈,甘心履危途。
所得俱可耻,山岩等豪铢。
古人惟事道,吾行端不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