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君归延安》
《送张君归延安》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

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己许。

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

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

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慇勤慰岑寂。

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

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

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

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

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

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

(0)
鉴赏

此诗《送张君归延安》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描绘了对友人张君离别的不舍与深情。

首句“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以苏轼被贬南荒的典故起笔,暗喻张君的处境,展现其孤独坚韧的形象。接着“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赞扬张君坚守忠义,与友人形影不离,凸显友情之深。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己许”一句,借古喻今,表达对张君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决心和勇气的赞美。随后“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则以历史豪杰为例,强调当今之士同样不乏英雄豪杰。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进一步肯定张君的义行和豪情,指出其难以匹敌的气概。“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描述了张君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即使在官场中保持正直,却能与友人共享欢愉。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表达了对张君再次得到友人珍视的感慨,强调友情的珍贵。“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慇勤慰岑寂”则体现了张君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更能在朋友间给予关怀与安慰。

最后,“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描绘了张君离开时,友人追随不舍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强调了这段旅程的连贯性,加深了情感的共鸣。

“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张君独自上路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同时暗示着友情如同山川流水,虽有别离,但情谊长存。

“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作为结语,表达了对张君高尚情谊的敬佩与珍惜,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以慷慨激昂的歌声结束全诗,寓意着友情的永恒与不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张君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友情的力量,同时也蕴含了对忠诚、正义、友谊等价值观的颂扬。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过苍梧峡

广西下来滩复滩,三百六十长短湾。

潭心绿水缓悠悠,长湾短湾凝不流。

涓涓千尺静见底,隔岸空行鱼曳尾。

忽然路绝山势回,峡口江声如怒雷。

石嘴凿凿森鲸牙,龙潭虎锯如回车。

我行已过正月半,一夜水生浮汉槎。

龙潜虎伏杳不见,但见满江圆浪花。

浪花雪飞捲万瓦,船下高滩疾于马。

浪船俱起空中击,举柁齐挽不容力。

舟师持篙眼逾疾,抵住石头轻一掷。

水痕奔箭石窦急,老稚怀忧多掩泣。

齿声卜卜叩神灵,抛纸烧香齐起立。

为言水浅仅容舠,篙师失手争纤毫。

水声怒起两厓近,撇漩指顾随洪涛。

龙君水伯似相晓,此水不大亦不小。

纸船偏得铁梢公,稳似春游在灵沼。

翻思初下象鼻山,怕问行人多苦颜。

惊心乐水昭平驿,虑患防虞不暂閒。

忽见苍梧山在目,已闻莺语自间关。

须知平地风波恶,何处安留不险艰。

此心常似初来日,三峡沧溟任往还。

(0)

感怀四首·其二

斗酒难消磊块胸,短衣腰剑发蓬松。

路逢侠客且倾盖,地有名山便曳筇。

谩恃高才能倚马,终教绝技等屠龙。

灵砂果得还丹术,愿谢人间万户封。

(0)

偶成

一卷残书一榻风,萧萧竹影是墙东。

囊中有句才非鬼,字里逢仙愿作虫。

刺绣十年饥季女,锄云半亩老庞公。

何当众稚轩渠笑,向我频呼失马翁。

(0)

题山水隐者

栋宇参差逼翠微,路通犹恐世人知。

等闲识得东风面,卧看白云初起时。

(0)

春和·其一

幽人游涧谷,芳誉动京华。

暂食高山蕨,终簪上苑花。

醉歌辞激烈,老态影欹斜。

愿得万间厦,转为寒士家。

(0)

杨柳渡

残月堕瑶天,凉风在高树。

人行野色分,鸟啭岩光曙。

川平惬幽眺,境胜遗尘虑。

日出小舟横,依依杨柳渡。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