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
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己许。
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
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
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慇勤慰岑寂。
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
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
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
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
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
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
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
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己许。
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
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
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慇勤慰岑寂。
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
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
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
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
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
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
此诗《送张君归延安》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描绘了对友人张君离别的不舍与深情。
首句“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以苏轼被贬南荒的典故起笔,暗喻张君的处境,展现其孤独坚韧的形象。接着“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赞扬张君坚守忠义,与友人形影不离,凸显友情之深。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己许”一句,借古喻今,表达对张君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决心和勇气的赞美。随后“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则以历史豪杰为例,强调当今之士同样不乏英雄豪杰。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进一步肯定张君的义行和豪情,指出其难以匹敌的气概。“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描述了张君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即使在官场中保持正直,却能与友人共享欢愉。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表达了对张君再次得到友人珍视的感慨,强调友情的珍贵。“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慇勤慰岑寂”则体现了张君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更能在朋友间给予关怀与安慰。
最后,“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描绘了张君离开时,友人追随不舍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强调了这段旅程的连贯性,加深了情感的共鸣。
“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张君独自上路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同时暗示着友情如同山川流水,虽有别离,但情谊长存。
“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作为结语,表达了对张君高尚情谊的敬佩与珍惜,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以慷慨激昂的歌声结束全诗,寓意着友情的永恒与不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张君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友情的力量,同时也蕴含了对忠诚、正义、友谊等价值观的颂扬。
广西下来滩复滩,三百六十长短湾。
潭心绿水缓悠悠,长湾短湾凝不流。
涓涓千尺静见底,隔岸空行鱼曳尾。
忽然路绝山势回,峡口江声如怒雷。
石嘴凿凿森鲸牙,龙潭虎锯如回车。
我行已过正月半,一夜水生浮汉槎。
龙潜虎伏杳不见,但见满江圆浪花。
浪花雪飞捲万瓦,船下高滩疾于马。
浪船俱起空中击,举柁齐挽不容力。
舟师持篙眼逾疾,抵住石头轻一掷。
水痕奔箭石窦急,老稚怀忧多掩泣。
齿声卜卜叩神灵,抛纸烧香齐起立。
为言水浅仅容舠,篙师失手争纤毫。
水声怒起两厓近,撇漩指顾随洪涛。
龙君水伯似相晓,此水不大亦不小。
纸船偏得铁梢公,稳似春游在灵沼。
翻思初下象鼻山,怕问行人多苦颜。
惊心乐水昭平驿,虑患防虞不暂閒。
忽见苍梧山在目,已闻莺语自间关。
须知平地风波恶,何处安留不险艰。
此心常似初来日,三峡沧溟任往还。
《过苍梧峡》【明·解缙】广西下来滩复滩,三百六十长短湾。潭心绿水缓悠悠,长湾短湾凝不流。涓涓千尺静见底,隔岸空行鱼曳尾。忽然路绝山势回,峡口江声如怒雷。石嘴凿凿森鲸牙,龙潭虎锯如回车。我行已过正月半,一夜水生浮汉槎。龙潜虎伏杳不见,但见满江圆浪花。浪花雪飞捲万瓦,船下高滩疾于马。浪船俱起空中击,举柁齐挽不容力。舟师持篙眼逾疾,抵住石头轻一掷。水痕奔箭石窦急,老稚怀忧多掩泣。齿声卜卜叩神灵,抛纸烧香齐起立。为言水浅仅容舠,篙师失手争纤毫。水声怒起两厓近,撇漩指顾随洪涛。龙君水伯似相晓,此水不大亦不小。纸船偏得铁梢公,稳似春游在灵沼。翻思初下象鼻山,怕问行人多苦颜。惊心乐水昭平驿,虑患防虞不暂閒。忽见苍梧山在目,已闻莺语自间关。须知平地风波恶,何处安留不险艰。此心常似初来日,三峡沧溟任往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ZI44W6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