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简久即世,如何人共怜。
曾看太史传,又见令郎贤。
孝行词林颂,书香泮水传。
悬知无愧怍,含笑入重泉。
易简久即世,如何人共怜。
曾看太史传,又见令郎贤。
孝行词林颂,书香泮水传。
悬知无愧怍,含笑入重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为悼念骆司训乃尊易简翁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美德的赞美。首句"易简久即世",简洁地概括了易简翁的一生,暗示其生活平实而长久;"如何人共怜"则表达出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体现出其人格魅力。
"曾看太史传,又见令郎贤",通过提及太史家的传承,以及赞扬其儿子的贤良,进一步强调易简翁家族的优良教育和品德影响。"孝行词林颂,书香泮水传",将易简翁的孝行和对后代的教诲比作文学界的赞美和学术的流传,高度评价了他的品行和学问。
最后两句"悬知无愧怍,含笑入重泉",是对易简翁无愧于心、坦然面对生死的赞美,想象他在地下也能含笑,显示出他对人生无憾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是对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深深的哀思与敬仰。
天寒起常晏,日出扉未启。
深巷闻传呼,儿童怪旌棨。
知是汉中守,访旧来至此。
适我平生怀,趋迎愿少止。
结交许忘年,并坐每抗礼。
语罢当远行,眷然色不喜。
君惟二千石,我徒一男子。
贫贱宜轻肥,反如不能已。
善化迟期月,壮心隘万里。
侧闻报政速,永观凌风起。
宁复悲东山,滔滔历年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