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忠靖原吉·其一》
《夏忠靖原吉·其一》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太液池东燕赏优,翠炉银瓮玉垂钩。

古来工魏何曾死,人说成周未是仇。

曲逆能言钱谷数,昌黎不与大颠游。

手书口答无虚日,黄发三朝倚老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而智慧的官员,夏忠靖原吉,他在政治生涯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学识。诗中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描述,展现了这位人物的多面性与影响力。

首句“太液池东燕赏优”,以太液池为背景,暗示了夏忠靖原吉在权力中心的地位,以及他享受的尊荣与闲适。接着,“翠炉银瓮玉垂钩”描绘了奢华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身份与地位。

“古来工魏何曾死,人说成周未是仇。”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夏忠靖原吉智慧与策略的赞誉。工魏与成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势力,夏忠靖原吉能够洞察局势,巧妙地处理与这些势力的关系,既非彻底的敌人,也非完全的盟友,展现了其高超的政治手腕。

“曲逆能言钱谷数,昌黎不与大颠游。”这里通过对比,赞扬了夏忠靖原吉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才能,以及他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往。曲逆与昌黎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或文化背景,大颠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隐士,这表明夏忠靖原吉不仅在官场内有建树,还善于跨领域交流,拥有广泛的人脉。

最后,“手书口答无虚日,黄发三朝倚老谋。”总结了夏忠靖原吉勤勉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他每日都通过书写和口头回答问题,为国家出谋划策,直到老年仍深受倚重。这一句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以及在政治舞台上的持久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夏忠靖原吉作为一位智慧、勤勉且深具影响力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其卓越成就的赞赏与敬意。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句·其三

沙软绿头相并鸭,水深红尾自跳鱼。

(0)

送椿兄之蒋山

老倒凌霄彻骨穷,强书白契卖虚空。

要将刀尺分长短,须向钟山问宝公。

(0)

待月赞·其一

破故纸堆钻不透,可怜业识日茫茫。

末梢一段无分晓,犹待虾蟆口放光。

(0)

偈颂六十八首·其四十

铁壁铁壁复铁壁,那边那边更那边。

事到极头须倒断,瞎驴?跳过西天。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五十七

明如日,黑如漆。一犬吠虚,千猱啀宝。

山僧有口,多时挂壁。

却烦拄杖子,与诸人通个消息。

东土衲子心粗,西天蜡人泪滴。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八十一

一生空拽露布,末后又把不住。

灭度不灭度,总非吾弟子,破布囊尽底翻出。

苍天中更添冤苦,可惜黄金成粪土。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