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至自榆林,迎归荔浦,人看秦地佳人。

正宝筝调月,斑管吟春。

忽尔风吹花坠,连娇女、共化珠尘。

曾无语,匆匆入月,渺渺行云。纷纷。

泪飞似雪,挥不到黄泉,沽尔罗巾。

恨留仙难得,空绉裾裙。

欲托哀蝉落叶,为传此,魂梦氤氲。

光离合,非耶是耶,仿佛谁亲。

(0)
鉴赏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位从榆林归来的女子在秦地的遭遇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的哀愁与思念。

“至自榆林,迎归荔浦”,开篇即以空间转换勾勒出女子的归途,从遥远的榆林到熟悉的荔浦,充满了情感的起伏。接下来,“人看秦地佳人”一句,点明了女子的身份与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她与众不同的命运。

“正宝筝调月,斑管吟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女子的内心情感如同月色一般深邃,又如春日般生机勃勃,却也难以摆脱内心的哀愁。

“忽尔风吹花坠,连娇女、共化珠尘”,这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女子的命运,如同花朵被风吹落,化为尘埃,暗示了女子最终的结局。同时,“娇女”一词也体现了女子的柔弱与美丽。

“曾无语,匆匆入月,渺渺行云”,女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似乎与月、云融为一体,表达了她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无语”不仅指女子的沉默,也暗含了她对命运的无力抗争。

“纷纷。泪飞似雪,挥不到黄泉,沽尔罗巾”,女子的泪水如同雪花般飘洒,但最终却无法触及黄泉,只能用罗巾来承载这份哀伤。这一细节深刻地表现了女子对死亡的恐惧与不舍。

“恨留仙难得,空绉裾裙”,女子遗憾自己未能成为仙人,只能在人间留下褶皱的衣裙,表达了她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

“欲托哀蝉落叶,为传此,魂梦氤氲”,女子希望借助哀蝉的鸣叫和落叶的飘零,将自己的哀思传递给远方,让魂梦得以延续。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元素,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世界。

“光离合,非耶是耶,仿佛谁亲”,最后一句以疑问的形式收尾,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亲人、朋友之间关系的模糊与不确定感。整个诗句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凤凰台上忆吹箫》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复杂的心境与对生命、爱情、死亡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其九

有时风浪战城西,何啻渔阳万鼓鼙。

狎水蚩蚩忘垫溺,谁人能续偃虹堤。

(0)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绝·其八

仙居何异武陵溪,泛出残红春水肥。

拟欲溯流兼载酒,应容艇子傍苔矶。

(0)

漫兴

大笑出尘间,吟身得暂閒。

解衣临水阁,倚杖看云山。

归鸟声如市,骑牛歌更蛮。

明边一点墨,元是野僧还。

(0)

存方寸地

此心仅方寸,去天唯咫尺。

欲付子孙耕,先自竭吾力。

(0)

舟中夜闻弹筝

舣舟寻近岸,馀兴月明中。

鼓瑟人何在,弹筝意略同。

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

银甲无由见,清音出绣栊。

(0)

雪中杂兴四首·其二

独坐看诗话,瓶梅相对清。

瓦灯寒不晕,雪屋夜偏明。

煨栗填饥腹,煎茶长道情。

睡魔排遣尽,窗外听鸡声。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