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山林画不如,霜天时候属园庐。
梯斜晚树收红柿,筒直寒流得白鱼。
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
一关兼是和云掩,敢道门无卿相车。
湖上山林画不如,霜天时候属园庐。
梯斜晚树收红柿,筒直寒流得白鱼。
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
一关兼是和云掩,敢道门无卿相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湖上田园画卷。首句“湖上山林画不如”,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认为自然之美超越了任何画作。接下来的两句“霜天时候属园庐”,点明了季节为深秋,此时的园林显得更加静谧。
“梯斜晚树收红柿”描绘了傍晚时分,梯子斜靠在挂满红柿的树旁,色彩鲜明,充满丰收的气息。而“筒直寒流得白鱼”则写渔人利用竹筒从清澈的溪流中捕获白鱼,展现了湖上的生活情趣。
“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石头上的琴酒器具被青苔覆盖,显得自然洁净,篱笆下的鸡犬和稀疏的竹丛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动气息。
最后一句“一关兼是和云掩,敢道门无卿相车”,以含蓄的方式表达诗人虽然隐居于此,但门前仍有达官贵人的车辆出入,暗示了诗人虽退居山林,但仍与世事保持着微妙的联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隐士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梦催残酒同醒,谁怜身世扁舟住。
衾孤絮薄,灯孤焰短,帘栊何处。
斜月当城,明霜在岸,暗潮生渚。
奈么弦泛怨,深屏送笑,都换了、凄鸥语。
况复烟江西路。画愁颦、秋山无数。
最难消受,芙蓉冷日,荻花疏雨。
暗视飞鸿,莫教啼向,那边楼去。
怕重来春尽,陌头杨柳,剩漫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