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
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作后人师。
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
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作后人师。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纪事二十四首》中的第十三首,主题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公共利益的重视。诗人以“一夫一妻”这一基本的家庭结构为切入点,强调了这种制度在他看来是世界性的,而他与浏阳(可能指湖南浏阳,具体未详)率先实践了这一理念。他提倡尊重公共权力,即使这意味着牺牲个人的情感或私爱,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后人的榜样。
诗中体现了梁启超的社会改革思想,他倡导的是一种公共精神和个人责任的结合,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整体风格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梁启超作为近代思想家的立场和担当。
武夷之山信奇绝,幢节森罗屏障列。
清溪九曲绕山流,膏黛澄凝罗带摺。
神仙炼药须名山,遗蜕往往留山间。
洞门石扇瞰幽壑,丹梯百丈谁能攀。
我家去山才咫尺,屡阅图经常叹息。
何时一叶泛扁舟,历览烟霞访仙迹。
生今从仕闽关头,兹山应得时时游。
沿流击楫棹讴发,可藉胜境消閒愁。
山中闻说多瑶草,采服令人却衰老。
若得红颜生羽翰,世上浮沈何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