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相从岁月长,才如一梦觉旋亡。
心头常贮疑随影,遗照时看悟异乡。
往事讵忘非往日,馀生未尽祇馀伤。
残宵独语先归者,留阅人间更几场。
屈指相从岁月长,才如一梦觉旋亡。
心头常贮疑随影,遗照时看悟异乡。
往事讵忘非往日,馀生未尽祇馀伤。
残宵独语先归者,留阅人间更几场。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庚午二月初九夜》。诗人通过回忆与时光的流转,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屈指相从岁月长”,以手指轻轻屈伸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暗示了诗人与过去的时光相伴已久。接着,“才如一梦觉旋亡”描绘了才情如同梦境般短暂易逝,流露出对才华消逝的无奈。
“心头常贮疑随影”表达诗人内心深处常常充满疑惑,如同影子般难以捉摸,而“遗照时看悟异乡”则借看旧照片,触发对远方他乡的感悟,寓言人生的漂泊不定。
“往事讵忘非往日”强调对过去的记忆深刻,但已不再是昨日之事,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清醒。“馀生未尽祇馀伤”则揭示出诗人对余生的哀叹,只剩下无尽的悲伤。
最后两句“残宵独语先归者,留阅人间更几场”,在深夜独自言语,仿佛与先行离世的人对话,诗人预感自己还能在世间经历多少变迁,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时光、才情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
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提琴一万里,负书三十年。
晨攀偃蹇树,暮宿清泠泉。
翔禽鸣我侧,旅兽过我前。
无人且无事,独酌还独眠。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形骸寄文墨,意气托神仙。
我有壶中要,题为物外篇。
将以贻好道,道远莫致旃。
相思劳日夜,相望阻风烟。
坐惜春华晚,徒令客思悬。
水去东南地,气凝西北天。
关山悲蜀道,花鸟忆秦川。
天子何时问,公卿本亦怜。
自哀还自乐,归薮复归田。
海屋银为栋,云车电作鞭。
倘遇鸾将鹤,谁论貂与蝉。
莱洲频度浅,桃实几成圆。
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独鹤寄烟霜,双鸾思晚芳。
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
雨朝胜濯锦,风夜剧焚香。
断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
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留春为远方。
尝闻赠琼玖,叨和愧升堂。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
严冬霜断肌,日入不遑息。
忧欢容发变,寒暑人事易。
中心君讵知,冰玉徒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