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红淡苇条黄,洛岸秋晴夕照长。
雪羽䙰褷立倒影,酒旗摇曳出疏篁。
云边雁断湖边月,圩上人牵水上航。
输与能诗王主簿,每行吟得好篇章。
蓼花红淡苇条黄,洛岸秋晴夕照长。
雪羽䙰褷立倒影,酒旗摇曳出疏篁。
云边雁断湖边月,圩上人牵水上航。
输与能诗王主簿,每行吟得好篇章。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南水乡图景。首句"蓼花红淡苇条黄"以寥寥数笔勾勒出蓼花的浅红和芦苇的金黄,展现出秋日的色彩斑斓。"洛岸秋晴夕照长"进一步点明地点在洛河岸边,秋日晴空下,夕阳余晖拉长了天边的光影。
"雪羽䙰褷立倒影"中的"雪羽"可能指的是白鹭,它们在水面静立,倒映在水中,增添了宁静之美。"酒旗摇曳出疏篁"则通过酒旗随风摇动,以及竹林的点缀,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云边雁断湖边月"描绘了雁阵消失在天际,湖面升起皎洁的月光,渲染出寂寥而富有诗意的意境。"圩上人牵水上航"则转向了人间烟火,描绘了农人在水边忙碌,牵着船只航行的场景。
最后,诗人盛赞王主簿的才华,表示他的诗歌作品生动而优美,"输与能诗王主簿,每行吟得好篇章"表达了对王主簿诗歌技艺的钦佩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洛河两岸的景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同时对友人的诗才给予了高度评价。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