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阳道中奉别子与二首·其二》
《华阳道中奉别子与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共持瑶草下天关,万里秋风吹别颜。

马上白云晴不散,知君到处问青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在华阳道中的离别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自然的壮丽景色。

首句“共持瑶草下天关”,瑶草象征着珍贵的友谊,两位友人如同珍宝般携手同行,从天关之下出发,隐喻着他们深厚的情谊跨越了世俗的界限。天关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人间与仙境的连接点,或是某种超越现实的象征,强调了友谊的神圣与超凡。

次句“万里秋风吹别颜”,万里长空,秋风送爽,却也带来了离别的凉意。这里的“别颜”不仅指友人的面容,更包含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秋风的描写,既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暗示了离别的情绪,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第三句“马上白云晴不散”,画面转为动态,友人骑马前行,白云在蓝天中飘荡,似乎与他们的身影相伴,不因离别而消散。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即使友情面临分别,但那份纯净和美好如同白云一般,不会轻易消散,寓意着友谊的永恒与不灭。

最后一句“知君到处问青山”,诗人预想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像他一样,以青山为伴,以自然为友。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寄托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待。青山在这里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友情和心灵寄托的隐喻,强调了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归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自然美景的交融,以及对友情持久不变的赞美。它不仅是一幅离别图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旅途中友情价值的深刻反思和颂扬。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放逐

放逐虽惭处士高,笑谭未减少年豪。

青山随处有三窟,白首今年无二毛。

正得筇枝为老伴,尽将书帙付儿曹。

饮酣自足称名士,安用辛勤读楚骚。

(0)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其一

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乾日正妍。

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

(0)

和张子望洛城观花

造化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紫见天真。

满城车马空撩乱,未必逢春便得春。

(0)

杏花天.无题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0)

水调歌头·其七舟次扬州和人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谁道投鞭飞渡?

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0)

次韵杨司业牡丹·其二

公诗态度霭祥云,绮语天香一样新。

楮叶雕锼空费力,杨花轻薄不胜春。

老成此日名园主,俊乂同时上国宾。

乐事赏心涵造化,拨根未逊洛中人。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