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流光迫岁馀,青林日夜向人疏。
雨滋岩桂重堆粟,风折庭蕉又献书。
逋客解兰思婉娩,先生弹铗厌清虚。
一尘不立浑输我,即境心安是故庐。
冉冉流光迫岁馀,青林日夜向人疏。
雨滋岩桂重堆粟,风折庭蕉又献书。
逋客解兰思婉娩,先生弹铗厌清虚。
一尘不立浑输我,即境心安是故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次韵宗伟温伯》。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时光流逝、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岁月匆匆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冉冉流光迫岁馀",写出了光阴荏苒,一年将尽的感触;"青林日夜向人疏",则暗示了季节更替,树木稀疏,给人以孤独和疏离之感。
接下来,诗人借"雨滋岩桂重堆粟,风折庭蕉又献书",描绘了雨润岩桂,繁茂如粟,以及风吹庭蕉,似在寄书的意象,寓言人生的起伏和寄托。"逋客解兰思婉娩,先生弹铗厌清虚",运用典故,表达漂泊者对平淡生活的渴望,以及自己对清贫生活的厌倦。
最后两句"一尘不立浑输我,即境心安是故庐",诗人自嘲说自己在纷扰世事中独得宁静,即使身处简陋,也能内心安宁,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君不见白居易,五十八岁方得嗣。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饼,但愿年年逢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