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伯时画昭君图》
《题李伯时画昭君图》全文
宋 / 韩驹   形式: 古风

昭君十七进御时,举步弄影飏蛾眉。

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

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

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

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

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

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

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

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0)
鉴赏

这首诗《题李伯时画昭君图》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通过描绘昭君出塞的故事,展现了其命运的凄美与无奈。诗中以昭君的视角,表达了她对皇宫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冷酷与无情。

首句“昭君十七进御时,举步弄影飏蛾眉”描绘了昭君年轻时初入皇宫的情景,她的美貌与灵动跃然纸上。接着,“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则表达了昭君虽有绝世之姿,却长期未能得到皇帝的宠爱,流露出她内心的寂寞与不甘。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一句,通过对比昭君在皇宫与家乡的生活,突出了她被迫远嫁的悲剧命运。“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则表达了昭君即便精心打扮,也难以获得君王的青睐,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接下来,“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昭君命运的凄凉,与历史上其他女性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则总结了昭君一生的遭遇,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最后,“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描绘了昭君离开皇宫,踏上远嫁之路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则通过想象昭君在异国他乡受到单于的关怀,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一丝慰藉。“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再次强调了昭君远嫁的悲惨命运,以及她对故乡的思念。

“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则是诗人对现代女子的劝告,希望她们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轻易离家远行,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故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命运的悲惨,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宫廷生活的残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韩驹
朝代:宋   字:子苍   号:牟阳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生辰:1080~1135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你喜欢

大乘赞十首·其八

世间几许痴人,将道复欲求道。

广寻诸义纷纭,自救己身不了。

专寻他文乱说,自称至理妙好。

徒劳一生虚过,永劫沈沦生老。

浊爱缠心不舍,清净智心自恼。

真如法界丛林,返作荆棘荒草。

但执黄叶为金,不悟弃金求宝。

所以失念狂走,强力装持相好。

口内诵经诵论,心里寻常枯槁。

一朝觉本心空,具足真如不少。

(0)

露赋附歌

天降气兮地凝精,皇德茂兮芝盖平。

金盘渍兮玉杯清,叶有露兮落有声。

辽东之鹤中夜惊,日南之鸡凌晨鸣。

华山柏兮多珠露,松子服之得长生。

(0)

题古寺

梵林岑寂妙圆通,灵籁无声起远钟。

青鸟梦回天际白,赤乌翅展海头红。

晨光灿灿流残月,曙色苍苍散晓风。

自古洗心须净地,何须假榻坐禅空。

(0)

题墙上画相扑者

愚汉勾却白汉项,白人捉却愚人骰。

如人莫辨输赢者,直待墙隤始一交。

(0)

诗并序·其四十五

奉使亲监铸,改故造新光。

开通万里达,元宝出青黄。

本姓使流传,涓涓亿兆阳。

无心念贫事,□□□□□。

有时见即喜,贵重剧耶娘。

唯须家中足,时时对孟常。

(0)

却鬼丸

走鹿枯风吼夜阑,颂花还喜向椒盘。

人情此日非前日,岁事新官对旧官。

竹叶莫辞终日醉,梅花已拚来年看。

书生但恐寒为祟,不用朱泥却鬼丹。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