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渔翁》
《赠渔翁》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衣荷笠鬓如霜,自说家编楚水阳。

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

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

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wēng
táng / wéizhuāng

cǎobìnshuāngshuōjiābiānchǔshuǐyáng
mǎnànqiūfēngchuīzhǐ

ràobēiyānzhǒngjiǎng
dāokuàihónglínshuǐzèngcháozhēngxiāng

céngxiàngfàněrláikōngkuòjiǔxiāngwàng

注释
草衣:用草编织的衣服。
荷笠:用荷叶编成的斗笠。
鬓如霜:鬓发白得像霜一样。
楚水阳:楚水的北岸。
枳橘:一种果树,秋季结果。
陂:池塘边。
菰蒋:菰是水生植物,蒋可能指茭白,也是水生植物。
芦刀:用芦苇制作的刀。
鲙:切,这里指切鱼。
水甑:用水蒸煮食物的器具。
紫芋:紫色的芋头。
五湖:泛指太湖及附近的湖泊。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五湖。
尔来:从那时以来。
久相忘:很久没有相互记起。
翻译
身穿草衣头戴斗笠,鬓发如霜,自称家在楚水之阳。
满岸的秋风吹动着枳橘,环绕池塘的烟雨中种植着菰蒋。
夜晚用芦刀切着肥美的鱼鳞,早晨蒸出的紫芋散发着香气。
曾经在五湖与范蠡有过约定,如今空旷的湖面已久违相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的生活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草衣荷笠鬓如霜”通过渔翁的打扮,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自说家编楚水阳”则表明渔翁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满足与热爱。

“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两句描写了渔翁居住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生机的场景。秋风轻拂,水边果实随风摇曳,而烟雨朦胧中渔翁在田间劳作,种植着菰蒋(一种水生植物),展示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相处。

“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进一步描绘了渔翁的日常生活。在夜晚,他用芦苇制成的工具捕鱼,而清晨则是水边蒸煮紫色的芋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些生动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之情。他曾与渔翁约定在五湖相聚,但时光流逝,彼此之间已经久别无音,显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对渔翁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同在的情怀,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美好记忆。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桂花?鴓鸟

香飘银汉凉,露湿羽毛冷。

漫笑一身微,高栖广寒影。

(0)

奉和楚芳兄来韵

天上青云迥,湖边白屋贫。

不嫌栖此地,何幸接芳邻。

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

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

(0)

赠考满椽

简牍贤劳日,曾闻干办声。

九年今奏最,三语早知名。

日照金门近,风传禁漏清。

圣朝多雨露,行矣被恩荣。

(0)

过十八盘山

并州愁作客,况复渡桑乾。

去国几千里,登山十八盘。

兵戈今未息,道路古来难。

落落悲双鬓,迢迢愧一官。

乡书过塞少,节序向花残。

海上园庐在,归欤赋考槃。

(0)

和王兵宪寄秋日诗韵·其一

白日无多其柰秋,每逢清夜共谁游。

吟成张翰黄花句,醉上庾家明月楼。

(0)

拟古思边二首·其二

自是良家子,十年九在边。

鬓毛白已尽,何日勒燕然。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