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十五日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次日晤李猛庵丈言是日到最后席散客已尽矣独坐成咏因忆昔与半塘老人来游恰亦四月十五日感怀三首予因和之·其三》
《四月十五日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次日晤李猛庵丈言是日到最后席散客已尽矣独坐成咏因忆昔与半塘老人来游恰亦四月十五日感怀三首予因和之·其三》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迟到义州翁,静院空游人。

夕阳正嫣花,藤杖久逡巡。

芳菲看欲歇,独念平生亲。

头白今再来,廿载随飙尘。

黯黯风雨思,夺此一笑春。

戢影忘世间,暂出触光新。

作诗寄馀慨,悽恻同沾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崇效寺中欣赏牡丹的情景,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首句“迟到义州翁,静院空游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寂寥的画面,诗人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或是已经错过了某些热闹的场景,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寺院中漫步。这里的“义州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代表了某种特定的精神状态或心境。

接着,“夕阳正嫣花,藤杖久逡巡”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氛围,夕阳映照下的花朵显得格外鲜艳,诗人手持藤杖,在花间徘徊,似乎在细细品味这短暂而美丽的时刻。这一句通过夕阳、花朵和藤杖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意境。

“芳菲看欲歇,独念平生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芳菲”不仅指自然界的花卉,也暗喻了人生的美好时光和珍贵情感。

“头白今再来,廿载随飙尘”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深刻体会。他以自己的年华老去为背景,反思过去的经历,感叹时间如风般迅速流逝,二十载光阴仿佛转瞬即逝。

“黯黯风雨思,夺此一笑春”描绘了诗人面对风雨时内心的思绪,尽管外界环境并不理想,但依然能从春天的一抹微笑中找到一丝安慰和希望。

“戢影忘世间,暂出触光新”表达了诗人暂时走出世俗的束缚,寻求内心平静与新生的愿望。通过“戢影”(收敛身影)这一动作,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试图摆脱外界的干扰,寻找心灵的归宿。

最后,“作诗寄馀慨,悽恻同沾巾”点明了诗人创作此诗的目的,即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复杂的情绪,这些情绪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诗中的“悽恻”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而“同沾巾”则暗示了读者或诗人自身在阅读或创作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共鸣与泪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同道堂

戊申赐额福园居,此日瞻楣犹故予。

何意独蒙天眷渥,书名定位溯恩初。

(0)

故吏部尚书汪由敦

由敦亦工书,用功过于照。

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

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

任职本谨愿,书谕夙夜效。

乃以师生谊,获罪自所召。

不可听其然,小惩大戒劭。

然亦旋重擢,改过斯堪教。

饰终仍加恩,善善欲长导。

(0)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其二

我衰不足陈,子老亦可唁。

颓然一聋翁,颜色为我变。

劝我及秋行,要得数相见。

呜呼游子心,一日几回旋。

装我箧中书,书断不成卷。

检我箧中衣,衣绽谁与线。

日月固有时,哀哉亦既练。

平生轻别离,有泪常默咽。

惟有告墓辞,百灵共凄恋。

(0)

南歌子.塞上

草暖鸳鸯泊,沙寒鸡鹿城。

芦管一声声,故乡千里月,梦难成。

(0)

浣溪沙.苦雨

宿雨酣花黯未收,绿猗新涨小鳞浮。

柳绵欲下不成球。

飞沫卷珠过水面,湿烟拖雨上云头。

多情强半为登楼。

(0)

玉漏迟.元宵奉陈静斋宪长

今宵春正好,卷帘无那,客中情绪。

连日眉梢,暂放片时还聚。

薄宦辞家几许,叹骨肉、水萍风絮。留不住。

纷纷客泪,两行如澍。

缅想此日家园,正儿女团栾,烧灯时序。

明月依人,空照一樽清醑。

深谢东君慰我,喜投赠、玉堂佳句。高唱处。

乳鸦乱翻庭树。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