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尽会婆娑,文苑故老无多。
去志任思泉石,归梦枉到松萝。
先生尽会婆娑,文苑故老无多。
去志任思泉石,归梦枉到松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的风采和心境。"先生尽会婆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这位学识渊博的老者举止潇洒,风度翩翩,如同舞动的婆娑姿态,显示出他的儒雅与从容。"文苑故老无多"则强调了他在学术界的资深地位,是文坛上的稀有硕果。
"去志任思泉石"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选择山水为伴,让思绪在泉石之间流淌,体现了他的隐逸之志。"归梦枉到松萝"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情感,即使在梦中,他也渴望回到那松萝环绕的山林,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老而弥坚、志趣高洁的学者形象,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南都太宰介溪公,手持一轴来春风。
敛之初觉未盈把,张之屋壁屋增大。
上有一鹤从天来,皤然四翁立地下。
此图胡为挂我壁,使我恍恍累日神辟易。
屋壁欲动儿童骇,走走告一鹤。
飞来堂上从四客,即令招之无所得。
但见图中隐隐一翁举手鹤羽摇,一翁捧书鹤头朝,一翁仰视志淩霄,一翁俯目神寂寥。
四人俨俨毛发动,睛光射人人发耸。
似是四皓在商山,鹤书一召汉鼎重。
动息弛张,仔细思量。
共工怒触,不周山崩,天柱方折,地维亏张。
于彼之时女娲何必断鳌足,四人可使撑四方,永立四极寿无疆。
朱生自负医国术,持以售人人不识。
有如旌阳大丹丸,从来相遇非人力。
药囊小试岐黄春,一匕一下回命脉。
我有真丹欲传子,得之者寿寿无极。
归来濯足长江流,偃仰晞发阳羡北。
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
一化晕血肠,胸次无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