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一别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撚残霞皆细末。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
美人一别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撚残霞皆细末。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
这首诗《桃花岩》由元代诗人贯云石所作,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气息。
首句“美人一别三千年”,以“美人”象征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长久怀念的情感。接着,“思美人兮在我前”,则将这种思念具象化,仿佛美人就在眼前,却难以触及,营造出一种既近又远的意境。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桃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仿佛是逃离了尘世的仙境。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桃花以生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空旷的山中,亭亭玉立的景致伴随着日升日落,老树的悲鸣化作了红色的雾气,这一景象既有凄美之感,也蕴含着时间流逝的哲理。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诗人想象自己化身为神仙,在淮浦边留下十丈高的风烟,这既是对自己超脱世俗的渴望,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撚残霞皆细末。”春天的翠绿与香气自然流淌,诗人用手轻抚残霞,将其化为细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诗人多次在云端之外发出清脆的啸声,仿佛与天上的美人一同骑乘着丹鹤飞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诗人的心灵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翱翔,栖息在这座山上,听着远处流水的声音,内心感到宁静与自在。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诗人解下剑,放声高歌,在壶外的世界里找到了洞府,远离了人间的喧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诗人酒醉后仰望天空,呼唤着李白,眼中似乎能看到四海之内没有一丝杂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纯净境界的追求。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明月洒满山间,召唤着离散的灵魂,春风在何处寻找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追求。
霜菊尤宜晚,才开一两葩。
不随蒲柳变,索性待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