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亭夜集寄华故人》
《浮亭夜集寄华故人》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亭高馆薜萝深,此夜思君万里心。

乡国旧游多怨别,云山何处独登临。

寒芜落雁天低树,野戍平沙烧隔林。

尊酒相逢还寄意,也应知我一沾襟。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鸿的《浮亭夜集寄华故人》以夜色中的南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首句“南亭高馆薜萝深”描绘了南亭高耸的建筑与四周茂密的薜荔和藤萝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此夜思君万里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空间的距离感与情感的深切融为一体。

“乡国旧游多怨别”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在故乡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分别时的哀伤,增强了诗歌的怀旧色彩和情感的深度。接下来,“云山何处独登临”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此刻独自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徘徊,寻找与友人相聚的可能,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

“寒芜落雁天低树,野戍平沙烧隔林”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壮阔的意境。寒芜(荒草)与落雁共同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图景,天低树,仿佛天地之间只有孤雁与诗人相对。野戍(边防小站)与平沙(广阔的沙地)隔林相望,既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也暗含着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牵挂与向往。

最后,“尊酒相逢还寄意,也应知我一沾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次相聚中,能够与友人共享美酒,传达彼此的心意。同时,诗人也预设了对方能够理解自己此刻的深情,这一细节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相互之间的默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与期待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秦川杂兴

古陵在蒿下,啼乌在蒿上。

陵中人不闻,行客自惆怅。

(0)

木芙蓉

江寒浦溆多,举目皆衰草。

惟有拒霜花,遥遥隔江好。

(0)

春日攀钦之侍御招同彭应寿太守宝林寺饮

为惜春归强伴春,招携春酝对吾真。

茁芽银杏浓于酒,学啭黄鹂巧似人。

已借祇园开胜集,还思宝筏问迷津。

与君一酌频前席,若个三生是后身。

自哂鹿门浑欲老,谁云龙性未全驯。

客从分虎占循吏,人自呜骢识谏臣。

独愧草玄空寂寂,也陪浮白醉逡逡。

诸公岂是池中物,而我曾非席上珍。

出处总怜吾道在,醉醒宁问世人嗔。

敢缘綵笔争诗长,犹喜青山傲酒民。

老去积薪嗟汲黯,晚来投辖为陈遵。

烦知褦襶挥团扇,狂欲爬搔岸角巾。

下箸不须谈蜀蒟,为羹何必减吴莼。

千年河朔豪仍剧,十日平原迹未陈。

行酒尽教邀塔月,徵歌会见拂梁尘。

花明隔岸红初染,草映双林绿未匀。

但共松间看翡翠,从他阁上画麒麟。

主人更欲修春禊,休沐君其问水滨。

寄语春光谢知已,莫嫌沧海一穷鳞。

(0)

元夕京城观灯与杨廉夫先生同赋

琪树绕春蛾,银灯烂绛罗。

风柔宵漏永,天近月明多。

瑞霭浮双阙,繁星动两河。

仗迎仙佩去,香拂辇尘过。

菡萏层层雪,鱼龙滟滟波。

清时更良夜,游宴莫蹉跎。

(0)

水边见新燕

昔别秋风后,今来社雨前。

巢非金屋旧,人是玉堂仙。

颐颔公侯似,腰肢妓女怜。

花明春殿雪,柳暗御楼烟。

罗幕栖长并,银屏过每联。

尾寒莺其湿,衣暖蝶争妍。

忽见青帘外,俄逢绿水边。

莫嗔茅舍小,台榭总萧然。

(0)

送黄公还朝

长川冰雪覆寒沙,此日愁闻入塞笳。

两地云泥分席上,一江南北即天涯。

徒劳永夜游仙梦,渐远明河贯月查。

珍重诗篇兼赠处,愧将燕石报琼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