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赴省诸友.郑耕道》
《送赴省诸友.郑耕道》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束发词林久著名,及兹书剑始西行。

里人预谶龙头喜,相者兼言豸骨清。

笔老定非场屋作,声和必为国家鸣。

汉廷儒术多通显,不说公孙说董生。

(0)
翻译
自少年时就闻名于文坛,如今带着书剑踏上西行之路。
乡亲们预言我有龙的吉祥,算命先生也称赞我品性如獬豸般清正。
笔法老练定非科举之作,声音和谐必定为国家发声。
汉朝朝廷里的儒家学者大多显赫,无需提及公孙述或董仲舒这样的例子。
注释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
词林:文学领域。
书剑:代指读书人的身份和武器。
西行:向西去,可能指离开家乡或出仕。
预谶:预言或预示。
龙头:比喻吉祥或领导地位。
豸骨:古代獬豸象征公正,此处形容人的品行清廉。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
国家鸣:为国家发声,承担社会责任。
汉廷儒术:汉代的儒家学说在朝廷中占据重要地位。
董生:董仲舒,西汉儒家大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送赴省诸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正在送别自己的朋友们,他们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前往京城。此时的诗人充满了对朋友美好前程的祝愿和期待。

"束发词林久著名" 表明这些赴省的学子们在文学上已经小有成就。"及兹书剑始西行" 则描绘出他们带着书籍和笔墨,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旅程。

"里人预谶龙头喜" 和 "相者兼言豸骨清" 显示了家乡人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甚至算命的人也预测到了他们将来的辉煌成就。

"笔老定非场屋作" 强调这些学子们的文学才华不是短期内能够练就的,而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声和必为国家鸣" 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未来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信心。

最后两句 "汉廷儒术多通显,不说公孙说董生" 暗示这些学子们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可能在儒家经典和各种学问上都有深厚的造诣,甚至能够与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公孙龙、董仲舒相提并论。

整首诗洋溢着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科举文化的认同和赞赏。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魏宫词二首·其一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

(0)

赠道者

道帔轻裾三岛云,绿髯长占镜中春。

高风已驾祥鸾驭,浮世休惊野马尘。

过海独辞王母面,度关谁识老聃身。

儒生也爱长生术,不见人间大笑人。

(0)

题茅山仙台药院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

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

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0)

登甘露台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0)

伤清江上人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此身岂得多时住,更著尘心起外愁。

(0)

代友人悼姬

罗帐香微冷锦裀,歌声永绝想梁尘。

萧郎独宿落花夜,谢女不归明月春。

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

满庭芳草坐成恨,迢遰蓬莱入梦频。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