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
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
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
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
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
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
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隐逸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首句“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以富春江和渭水为背景,暗示两位主人公虽身处乱世,却并未逃避现实,而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来应对时代。接着,“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表达了命运的偶然性和人生的不可预知性,强调了个人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运用比喻手法,将两位主人公比作雄鹰、熊罴,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坚定而内敛的性格,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这里的“鹰扬”象征着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而“熊与罴”则代表了力量与坚韧。
“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进一步深化了对两位主人公性格的描绘。羊裘在这里可能是指古代隐士的服饰,象征着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无心”则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将“客星光”比作微弱的光芒,既是对他们隐居生活的侧面描写,也暗含了对他们在历史长河中虽不显眼但依然留下独特印记的肯定。
最后,“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将两位主人公的居所——营丘(可能指齐国的都城临淄)和钓台(相传为姜太公钓鱼的地方)相提并论,强调了他们的生活地点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名山大川”,但却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价值。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态度与精神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自由、内在平和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河出昆崙江出岷,风吹不断浪花春。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
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祗在袜生尘。
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