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牵黄犊父担犁,社鼓迎神簇纸旗。
不是丰年那得此,今春大胜去春时。
儿牵黄犊父担犁,社鼓迎神簇纸旗。
不是丰年那得此,今春大胜去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春天景象。开篇两句“儿牵黄犊父担犁,社鼓迎神簇纸旗”展示了孩子们牵着小牛,父亲扛着耕田用的犁头,社区里敲打社鼓以迎接神灵,并悬挂着五彩斑斓的纸旗,营造出一种喜庆和祈福丰收的氛围。
第三句“不是丰年那得此”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意味着这样的景象如果不是在一个好收成的年份里,是难以见到的。而最后一句“今春大胜去春时”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当前春天比过去任何春天都要好的感受和欣赏。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丰收的殷切期望。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热爱自然、关心农事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