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重山涌翠波,叨从仙跸寄行窝。
云连斗极瞻天近,树隐寒声入夜多。
典礼幸逢窥盛事,宗禋合有继登歌。
平原内史今词伯,健笔真能障九河。
落日重山涌翠波,叨从仙跸寄行窝。
云连斗极瞻天近,树隐寒声入夜多。
典礼幸逢窥盛事,宗禋合有继登歌。
平原内史今词伯,健笔真能障九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跟随皇帝巡行山野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慨。首句“落日重山涌翠波”以夕阳映照群山,山间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叨从仙跸寄行窝”表达了诗人作为随从的谦逊与荣幸之情。
“云连斗极瞻天近,树隐寒声入夜多”两句,通过云与斗极星的连接,暗示了天空的辽阔与接近,同时夜晚树林中的寒声,增添了深秋的意境。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白天的壮丽与夜晚的静谧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美。
“典礼幸逢窥盛事,宗禋合有继登歌”则表达了诗人对参与重要仪式的荣幸,以及对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的期待。这里的“典礼”可能指的是某种祭祀或庆典活动,“宗禋”则是对祖先神灵的祭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平原内史今词伯,健笔真能障九河”将诗人比作“词伯”,即文坛领袖,强调了其文学才华。同时,“健笔”形容文笔有力,能够如大河般奔腾不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创作的激情与力量。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与个人才华的赞美。
龙坂弥年别,长兹仰道风。
梦曾瞻使节,喜忽得诗筒。
词藻春林秀,恩私地镇崇。
因将示知者,传诵满江东。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
肃肃秉庭训,罔敢宁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
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
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
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粗。
嘉言屡诒勖,周旋画伟谟。
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
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
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