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窟骚坛两罢休,倒持麈柄让名流。
向来袒裼欲暴虎,老去短衣聊饮牛。
敛退始知颜巷乐,迂疏空抱杞天忧。
名山何处无灵药,长笑痴人入海求。
理窟骚坛两罢休,倒持麈柄让名流。
向来袒裼欲暴虎,老去短衣聊饮牛。
敛退始知颜巷乐,迂疏空抱杞天忧。
名山何处无灵药,长笑痴人入海求。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次韵黄户曹问讯二首(其一)》。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与淡漠。
"理窟骚坛两罢休,倒持麈柄让名流。"
开篇诗人便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理”指的是整治,“窟”则是洞穴或隐居之所;“骚坛”即是古代文人骚宾王之墓前的一块石碑,常被后世文人用来寄托情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放弃,将自己的名字让给那些追求名声的人。
"向来袒裼欲暴虎,老去短衣聊饮牛。"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个人壮志与现实之间落差的一种自嘲。在年轻时,诗人曾有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如同要“暴虎”一般;但岁月流转,到了老年,只能穿上短衣,偶尔饮酒解闷,与当年的豪情壮志相比,有了一些落差感。
"敛退始知颜巷乐,迂疏空抱杞天忧。"
在隐居的生活中,诗人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敛退”意味着收敛心思,退出尘世;“颜巷”则是一种高雅的隐逸之地。尽管如此,诗人内心仍然有一份对世界的关怀,这份关怀如同空抱的一棵枯树,显得有些无奈。
"名山何处无灵药,长笑痴人入海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于那些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人的一种讽刺。诗人认为世上所有著名的山脉都有着传说中的灵药,但他却以一副超然的态度对待这些追求,笑看那些痴迷于此的人,不惜冒险进入大海去寻找。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于功名与世俗的超脱。通过对比壮年时的豪情与老年的自嘲,刘克庄展现了一种生命历程中的成熟与淡定。
庭皋梧影动,树杪秋风起。
人见秋风悲,我见秋风喜。
彤云扫尽烟尘生,万里乾坤净如洗。
冥鸿一举横四海,霜隼孤飞渺千里。
从渠伯劳燕,零落下蓬苇。
芄兰傲霜秀苍玉,丛桂摇空喷金蕊。
从渠蒲柳姿,萧疏叹零萎。
人言西风吹人老,漆发酡颜变枯稿。
又言西风生客愁,砭骨寒心裂肝脑。
吁嗟西风兮本无情,惨慄者自悚,衰谢者自惊。
丈夫不与草木腐,安与草木同枯荣。
我愿西风常识面,年年岁岁长相见。
吹将鬓发似磻溪,快我鹰扬邈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