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九首·其六》
《病中九首·其六》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隆乾先绪微如线,负荷常忧力量轻。

已矣学农并学圃,非惟惭长亦惭卿。

沂源昔□渐师友,尚齿今谁问。

(0)
翻译
清朝初期的基业如同细线般微弱,常常担忧力量不足。
我已经决定既要学习农事又要学习园艺,不仅对自己年龄大感到惭愧,也对同辈感到自愧不如。
在沂源昔日的师友情谊逐渐淡薄,如今还有谁关心尊崇长者呢?
注释
隆乾:清朝初期。
先绪:祖先的基业。
微如线:非常微弱。
负荷:承担重任。
力量轻:力量不足。
已矣:罢了,已经如此。
学农:学习农业。
学圃:学习园艺。
惭长:对自己年长感到惭愧。
惭卿:对同辈感到自愧不如。
沂源:地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地方。
昔:过去。
师友:师长和朋友。
尚齿:尊重年长者。
今谁问:现在还有谁会询问或关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病中九首(其六)》。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在疾病中对于农事和学业双重担忧的作品。

首先,“隆乾先绪微如线”一句,通过“隆乾”指代农业劳作的艰辛,以及“先绪”暗示家族传承的责任,形象地表达了农业生产的繁琐和沉重。这两字组合在一起,既有历史的深度,也强调了农事的不易。接着,“负荷常忧力量轻”则直接描写了诗人对于承担这些任务时所感受到的焦虑与无力。

“已矣学农并学圃”一句,则转向了对个人修养和学问的反思。“非惟惭长亦惭卿”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于自身修养不足以及未能尽到作为儿子的责任所感到的懊悔。

最后,“沂源昔□渐师友,尚齿今谁问。”这一句中的“沂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河流,也常用来比喻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诗人在此反思过去与师长、朋友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情景,而现在则感受到孤独无援,没人能问询自己的情况。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和学业的双重忧虑,以及个人修养和家庭责任的自我审视,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于生活、学问、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赵大年江村秋晚图为襄城伯李公赋

赵家王孙画最奇,缣素流传争宝之。

江村秋晚图更好,树色湖光无不宜。

农家渔梁路幽静,好似王维辋川景。

杨柳风来晓岸凉,芙蓉露下秋波冷。

芦苇萧萧烟满汀,征鸿无数上青冥。

何人独得玄真趣,日向茅茨自下罾。

(0)

经浮滩观瀑布

山中夜来风雨恶,晓见奔流出岩壑。

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玑落。

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

扁舟蹩然江上去,回望云边垂白虹。

(0)

拟古十九首·其十六

人生百年内,少壮能几何。

欢乐常恨少,暌离恒苦多。

中宵揽衣起,桂影自婆娑。

仰视牛女星,相望隔银河。

昔人秉烛游,岁月恐蹉跎。

沉思耿不寐,太息继以歌。

(0)

胡秋厓方伯顾钓台

雨过台阶长绿衣,行人驻马扣柴扉。

清风结彩留莺语,白日钩帘许燕归。

眼底桑田随处变,人间沧海任尘飞。

京华知己如相问,便道垂竿老钓矶。

(0)

从戎别母

拜别慈颜强荷戈,肃将君命敢蹉跎。

倚门莫念边城事,圣代于今雨露多。

(0)

秋夜杂兴呈涂典签颖

璿杓运西宇,华月丽中楹。

坐知流序易,遥夜秋风生。

银汉呈宵景,金堂含夕情。

柔条栖湛露,嘉蕙茁幽茎。

抚迹遂成感,如何君远征。

相思云阳浦,岧峣限玉京。

镜鸾停赵舞,筝凤歇秦声。

寸心渺何极,摇荡如悬旌。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