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沧浪阁为王宪使赋》
《沧浪阁为王宪使赋》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独得萧台趣,心清不受尘。

我多临水屋,谁是濯缨人。

波渺涵天阔,沙渟印月真。

忘机有鸥鹭,浑不厌相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ānglàngwèiwángxiàn使shǐ
sòng / liú

xiāotáixīnqīngshòuchén

duōlínshuǐshuíshìzhuóyīngrén

miǎohántiānkuòshātíngyìnyuèzhēn

wàngyǒuōuhúnyànxiāngqīn

注释
独得:独自享受。
萧台:古代宫殿名,此处泛指清幽之地。
趣:乐趣。
心清:心境清澈。
不受尘:不被世俗所扰。
我多:我常常。
临水屋:靠近水边的房屋。
濯缨人:清洗冠缨的人,比喻洁身自好的人,如屈原《渔父》中的典故。
波渺:水波渺茫。
涵:包含,连接。
天阔:天空广阔。
渟:停滞,静止。
印月真:真实地映照月亮。
忘机:忘记世俗的心机。
鸥鹭:鸥鸟和鹭鸟,象征自由和纯洁。
浑:全然,完全。
不厌相亲:不感到厌倦,愿意亲近。
翻译
独自享受着萧台的乐趣,心境清澈不沾染尘世纷扰。
我常常住在临近水面的房屋,但谁能像屈原那样清洗冠缨以示高洁呢?
湖面广阔,水波渺茫,仿佛与天空相接,沙滩静止,映照出真实的月影。
我忘却了世俗机心,鸥鹭相伴,心中对亲近自然毫无厌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萧台上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趣味,心灵清澈,不为尘世所染。诗人多次到水边的小屋中居住,那里的人谁会是整日浸洗衣物的劳作之人呢?波光辉映,涵养着宽广的天际;沙滩上的脚印映照出月亮的真实模样。诗人忘记了世间的烦恼,有鸥鹭这样的鸟儿做伴,不会对这种宁静的生活感到厌倦。

诗中蕴含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萧台成为诗人心灵净化的空间,水屋则是他远离尘世纷扰的地方。波光与沙滩映月的描写,更增添了诗中的静谧氛围。而鸥鹭不厌相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喜爱,以及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高洁情操。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四首·其三

平生谈笑口,未是向人悭。

直以朋友内,难为伯仲间。

陈君元下榻,贺老自怀山。

见谓前修事,因之一破颜。

(0)

寄谢周文学

周子雅孝友,声价动江隅。

有德斯有言,新诗敷道腴。

示余以咏叹,累日不知劬。

雅亡风亦衰,赖尔亦区区。

与子初识面,青春满洪都。

别来二十年,王事劳驰驱。

山泽念耆旧,风尘扬鬓须。

焉知离忧中,乃得此长娱。

公园橘柚寒,骥鸣感修途。

发音咏隆施,重见能来无?

(0)

听律令乡饮回,赠刘复斋、马弘道

晚步河桥念此身,馀生犹幸齿编民。

府城无迹非为贱,松菊犹存未是贫。

官府才听新降律,酒垆先问有钱人。

衢歌仰咏唐虞化,乡饮俱前老缙绅。

(0)

送别唐克让还家

家山远在白云边,膝下相违又隔年。

万里壮游司马氏,数函书画米家船。

裁成綵服欢无已,遗却瑶华思惘然。

海内故人零落尽,别离多付酒尊前。

(0)

题宝林方丈,留别伯举法师

金相浮图千级开,杂花如雨在莓苔。

要看弹指成楼阁,未许胡僧话劫灰。

法器即如廊庙具,宝林自是栋梁材。

虽然一片袈裟地,不是儿孙不可来。

(0)

寄罗博士

莫说文星与酒星,已同伧父泣新亭。

梦中此日头能白,海内何人眼更青?

鹃化羽毛犹姓杜,鹤归华表尚名丁。

纵然记得前朝事,弹向银筝只自听。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