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薄湘帘露气侵,碧云满地散桐阴。
高楼倚月谁家笛,客馆惊秋此夜心。
塞雁清音应共听,江梅旧韵不堪寻。
中宵引领浑无寐,况有萧萧万井砧。
风薄湘帘露气侵,碧云满地散桐阴。
高楼倚月谁家笛,客馆惊秋此夜心。
塞雁清音应共听,江梅旧韵不堪寻。
中宵引领浑无寐,况有萧萧万井砧。
这首清代鲍之芬的《秋夜闻笛》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冷的画面。首句“风薄湘帘露气侵”,通过轻风和露水,传达出秋夜的凉意,湘帘微动,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寂静中的湿润。接着,“碧云满地散桐阴”写出了满地的梧桐树影,映衬着天空的碧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高楼倚月谁家笛”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远方,那高楼之上,不知何人吹奏的笛声穿透月色,带来一丝乡愁与离情。诗人身处客馆,更觉这笛声触动了他敏感的秋夜之心。“客馆惊秋此夜心”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触,以及异乡漂泊的孤寂。
“塞雁清音应共听,江梅旧韵不堪寻”借塞雁的清鸣和江梅的凋零,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中宵引领浑无寐,况有萧萧万井砧”以深夜难以入眠,耳边又传来远处打更的声音,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因笛声而引发的深深思虑和无尽的忧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笛声和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清秋时节的寂寥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