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惠泉山房》
《题惠泉山房》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昔来游惠泉,听松试竹垆。

八角石栏干,明汲转辘轳。

茶香涤尘虑,泉脉即此夫。

重临探灵源,乃知别一区。

石梯拾级登,高下置精庐。

潇洒绿琅玕,峭茜青芙蕖。

山茶及水仙,放香妍且都。

西北有空洞,洞前方塘虚。

淙淙出甘源,苓芬石髓腴。

对之坐逾时,笑我前遭徒。

境亦不可穷,奇亦难悉胪。

名泉自千古,岂藉膻芗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惠泉山房的所见所感。开篇“昔来游惠泉”,点明这是诗人第二次造访此地。接着“听松试竹垆”、“八角石栏干”、“明汲转辘轳”等描写,展现了惠泉山房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特色,尤其是泉水的清澈与茶香的浓郁,给读者以清新脱俗之感。

“茶香涤尘虑,泉脉即此夫”两句,不仅赞美了泉水的纯净,也表达了诗人通过品茗静心,洗涤心灵的意境。随后,“重临探灵源,乃知别一区”则暗示了这次游览与上次有所不同,可能发现了新的景观或领悟到了更深的哲理。

“石梯拾级登,高下置精庐”描绘了登山的过程,以及在不同高度上建造的精致房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潇洒绿琅玕,峭茜青芙蕖”、“山茶及水仙,放香妍且都”等句,通过植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生机与美丽。

“西北有空洞,洞前方塘虚”、“淙淙出甘源,苓芬石髓腴”则进一步展示了山房周围的自然景观,如洞穴、池塘和甘甜的泉水,以及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植物,充满了自然的韵味。

最后,“对之坐逾时,笑我前遭徒”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美景中,反思过去,感到之前的游览似乎只是徒劳。“境亦不可穷,奇亦难悉胪”则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探索的无限可能。“名泉自千古,岂藉膻芗吾”则以名泉为喻,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了世俗的香气,值得人们长久追寻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惠泉山房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渊明图

平生抱耿介,四海寡朋交。

凄其九日至,颇感颜发凋。

无酒醒对菊,风味乃更高。

谁识此时情,白云行远霄。

地主有佳饷,得之良已劳。

而我适邂逅,赴饮如沃焦。

永言大化内,朽质非所陶。

惟有饮美酒,一醉可千朝。

(0)

龙潭

盘磴脱交荫,平坛得高岑。

高岑不可攀,哀湍激幽音。

穷源岂不得,爽气来骎骎。

灵润发山骨,沮洳下崖阴。

为问石上苔,妙理谁曾寻。

乾坤有乾溢,此水无古今。

下有灵物栖,倒影毛发森。

东州旱连岁,呼龙动云林。

顾此百丈潭,岂无三日霖。

为霖此虽能,鞭策由天心。

日暮碧云合,空山深复深。

(0)

出都

春闺斜月晓闻莺,信马都门半醉醒。

官柳青青莫回首,短长亭是断肠亭。

(0)

叶县雨中

春旱连延入麦秋,今朝一雨散千忧。

龙公有力回枯槁,客子何心叹滞留。

多稼即看连楚泽,归云应亦到崧丘。

兵尘浩荡乾坤满,未厌明河拂地流。

(0)

梁园春五首·其五

双凤箫声隔綵霞,宫莺催赏玉溪花。

谁怜丽泽门边柳,瘦倚东风望翠华。

(0)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二

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

亦有野人居,层崖映柴门。

昔我东岩君,曾此避尘喧。

林泉留杖屦,岁月归琴尊。

翁今为飞仙,过眼几寒暄。

苍苍池上柳,青衫见诸孙。

疏灯照茅屋,新月入颓垣。

依依览陈迹,恻怆不能言。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