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邳州黄山》
《邳州黄山》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下邳有老父,来登下邳桥。

遗身浊世外,六合皆萧条。

偶传太公书,聊以定纷淆。

卷舒出形迹,可遇不可招。

寄语张孺子,起佐兴王朝。

一身尚为石,功名何足骄。

我来秋草歇,南渡黄河潮。

大风起泗上,白云莽萧萧。

英雄尽泯灭,仙迹空岧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下邳桥上的形象,他远离尘嚣,独自阅读太公兵书,试图在混沌的世界中寻求秩序。诗人通过这位老父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道德力量的敬仰,以及对现实世界混乱的反思。

“下邳有老父,来登下邳桥。” 开篇点明地点与人物,一位老者在下邳桥上出现,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段关于隐逸与智慧的故事展开。

“遗身浊世外,六合皆萧条。” 描述了老父超脱世俗,置身于一片荒凉的世界之中,暗示其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偶传太公书,聊以定纷淆。” 老父偶然间传阅太公兵书,以此来平息世间的纷争,体现了他对古代智慧的传承与应用。

“卷舒出形迹,可遇不可招。” 这句话描绘了老父行事的神秘与难以捉摸,他的智慧与行为仿佛是自然界的规律,既不可预测也不可强求。

“寄语张孺子,起佐兴王朝。” 诗人向张孺子(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发出邀请,希望他能辅助兴盛的王朝,暗含对老父智慧的推崇与期待。

“一身尚为石,功名何足骄。”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老父高尚人格的赞美,即使他的一生如同一块石头般平凡,但其内在的智慧与品德远非功名利禄所能衡量。

整首诗通过描绘老父的形象,展现了对古代智慧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游紫岩寺

古木回岩障绿阴,此中知有小丛林。

悬厓置屋依空曲,绕涧穿云入窈深。

薝卜香来清鼻观,莲花色净悟禅心。

宝坊亦有差徭及,从此应无布地金。

(0)

次韵答友人

山泽癯儒岂列仙,丹梯万丈莫攀缘。

垂弧不记逢初度,载酒何烦颂大年。

花甲历周辛夘岁,玄枵日在女星躔。

此生自断君休问,消息盈虚总付天。

(0)

次韵答钱思复并简吕彦夫

相逢动是经年别,笑指沙鸥聚旧盟。

芳草只添游子恨,清风还有故人情。

薇花亭馆春容老,木叶林塘晚气清。

杜宇数声愁不奈,朝来白发镜中生。

(0)

留别巨生二首·其一

我昔君家留两载,拂衣岂为食无鱼。

云飞亲舍归心切,月满关河故友疏。

壮志已腾三尺剑,少年须读五车书。

若翁谳狱多阴德,高大门闾实在于。

(0)

山中访唐隐居三首·其三

竹屿先生吟啸处,长松绕屋水萦回。

山人采药烟中语,仙客吹箫月下来。

琪树碧桃窗户静,琼枝翠壁画图开。

分明似入天台路,安得胡麻饭一杯。

(0)

茅屋

茅屋绝低小,栖迟江上村。

儿曹从逆旅,稚子解应门。

幽事齐书帙,清愁付酒尊。

近闻李公子,入赞紫薇垣。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