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正酿寒作霜,万青摇落。
又斗群龙,鳞甲漫天冰雹。
风姨舞娱海若,袖垂云、钿弃陌。
叹生机、摧夷尽,况迫严冬穷剥。
何幸天工点缀,忽病叶苏魂,稚荑茁角。
去矣重归,谁谓阳春无脚。
风尘秋娘暮齿,著春衫、姿绰约。
感山河、嫌破碎,绿天重幂。
洞庭波,正酿寒作霜,万青摇落。
又斗群龙,鳞甲漫天冰雹。
风姨舞娱海若,袖垂云、钿弃陌。
叹生机、摧夷尽,况迫严冬穷剥。
何幸天工点缀,忽病叶苏魂,稚荑茁角。
去矣重归,谁谓阳春无脚。
风尘秋娘暮齿,著春衫、姿绰约。
感山河、嫌破碎,绿天重幂。
这首《探芳新》是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巧妙地描绘了自然界的转变与生命力的顽强。开篇“洞庭波,正酿寒作霜”,以洞庭湖的波涛起笔,暗示寒冷即将来临,接着“万青摇落”描绘出万物凋零的景象。接下来,“又斗群龙,鳞甲漫天冰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冰雹比作群龙的鳞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凛冽。
“风姨舞娱海若,袖垂云、钿弃陌”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风以生命,使其在云间舞蹈,仿佛在为海神献上娱乐。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叹生机、摧夷尽,况迫严冬穷剥”表达了对生命被严冬剥夺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紧接着,“何幸天工点缀,忽病叶苏魂,稚荑茁角”描绘了大自然在冬天之后的复苏,病叶重新焕发活力,嫩芽破土而出,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去矣重归,谁谓阳春无脚”一句,既是对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赞美,也是对春天回归的期待。最后,“风尘秋娘暮齿,著春衫、姿绰约”将一位老妇人穿上春装的形象融入其中,以她晚年的优雅姿态象征着岁月的更迭与生命的延续。
“感山河、嫌破碎,绿天重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和谐统一的山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从寒冬到春暖花开的转变过程,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五更钟鸣天未曙,六街马蹄声似雨。
露华满屦霜满衣,束带争趋丞相府。
千钟之禄万户侯,几人空负平生愁。
镜中绿发渐垂素,窗间白日如奔流。
谁念幽人在空谷,瘿木为冠草为服。
小瓮春风紫朮香,长镵落日黄精熟。
行歌偶到黄金台,坐看世事如浮埃。
长衢甲第换新主,旧时燕子愁归来。
忽忆紫霄峰下路,倒跨青鸾独归去。
松华酿酒一千石,结庐招我南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