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邈不作,大道日以隐。
凤鸟每高翔,麒麟摆羁引。
志士悲时运,光迹若电泯。
临渊漱珠水,栖山拾云菌。
纵身天路上,谢彼世涂窘。
乘化游无穷,万劫不复尽。
重华邈不作,大道日以隐。
凤鸟每高翔,麒麟摆羁引。
志士悲时运,光迹若电泯。
临渊漱珠水,栖山拾云菌。
纵身天路上,谢彼世涂窘。
乘化游无穷,万劫不复尽。
这首《游仙(其二)》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邃的哲理,描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重华邈不作,大道日以隐”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与对当今道德衰落的感慨。重华,即指远古的圣君虞舜,这里象征着道德与理想的光辉。然而,这种光辉似乎已经远离了现实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寻觅。
接着,“凤鸟每高翔,麒麟摆羁引”运用了两个神话中的吉祥物——凤凰与麒麟,象征着高尚品德与理想境界。然而,它们却只能在高空中飞翔,被束缚于现实的羁绊之中,无法真正实现其价值。
“志士悲时运,光迹若电泯”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志士们面对动荡的时代,内心充满悲凉,他们的理想光芒仿佛瞬间消逝,如同闪电般短暂。
“临渊漱珠水,栖山拾云菌”描绘了志士们在追求理想时的艰难与执着。他们或许选择逃避现实,隐居山林,寻找心灵的慰藉,但这种逃避并非真正的解脱。
“纵身天路上,谢彼世涂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他们愿意踏上一条通往理想世界的道路,摆脱尘世的困扰与束缚。
最后,“乘化游无穷,万劫不复尽”展现了诗人对于永恒与无限的追求。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存在,让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得以延续,永不终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昨日慈辇扶赏荷,今朝问安仙苑过。
退即书屋理庶政,密云忽隐西山螺。
殿廷教射有故事,昼长值此几暇多。
更番引见已颁敕,院外早则侍卫罗。
罢之翻廑劳来往,宁趁未雨观如何。
抨弦发羽不数队,须臾飞点倾滂沱。
塞山较猎忆往岁,习武那辞烝涉波。
中的有赐视各艺,湿衣之赉仍同科。
陡怀三军冒炎潦,不遑他矣攻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