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六首·其十八》
《偈十六首·其十八》全文
宋 / 释士圭   形式: 偈颂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

咫尺跨于大千,刹那超于三世。

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

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

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时空、因果与修行的思考。"尘融法界,念尽毗卢",开篇即以“法界”为背景,暗示宇宙万物皆由佛法所生,而“念尽毗卢”则表达了对佛法无边智慧的崇敬。接下来,“咫尺跨于大千,刹那超于三世”,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在佛法的引领下,即使是极短的时间内也能跨越无尽的时空,体现了佛法的不可思议力量。

“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通过历史事件的象征性描述,强调了佛法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远影响。秤锤落井、塞壑填沟,都是对过去和现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行动的启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行为的审视,以及对未来行动的期许。

最后,“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将未来的修行者比作众多的麻和粟,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的众多与渺小。同时,通过“回头拾得新罗箭”的比喻,鼓励修行者在回望过去时,能够找到指引未来的正确方向,如同得到新罗箭一般,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修行者。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时空、因果与修行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士圭
朝代:宋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拟寒山我见世中人二首·其二

我见世中人,开口便讲理。

将理与人争,还是不明理。

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

争人所不争,不争之争矣。

(0)

喜能始到家

廷尉官曹冷,三年寄秣陵。

过家才问寝,开社急邀朋。

巷选穷中住,山寻僻处登。

维桑坛坫在,雅道赖君兴。

(0)

郢上将归留别沈伯含水部

把袂相看别恨长,片帆明发挂微霜。

乌头也向愁中白,马色都教病里黄。

峡暗楚云难入梦,江连巴字易回肠。

故人独有严公在,重与挑灯话异乡。

(0)

赠丘鲁生

旅食无端笑滞淫,邻居犹自费招寻。

风流南郡谈经帐,羞涩长门卖赋金。

送尽花神春未艾,检残药裹病偏侵。

空江日暮灵妃曲,久向天涯负赏音。

(0)

复雨

歉岁恒多雨,林扉隐白氛。

一春强半去,百舌故相闻。

鱼艇生衣合,邻桃戴叶分。

幽居了生事,南亩望耕耘。

(0)

晨汲

晨汲往东涧,涧石何齿齿。

游鳞既濯濯,清流复瀰瀰。

天翠翻在下,丹霞亦孤起。

泠然会我心,濯缨乃空水。

抚兹成一笑,因悟无生理。

长歌首归路,凉风袭芳芷。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