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閒身遂两违,扁舟应是入城稀。
看花雨里宜高屐,穫稻霜馀或短衣。
玄鸟年年依屋住,白鸥日日绕门飞。
寻君不用重相问,梅子林西竹下扉。
尘世閒身遂两违,扁舟应是入城稀。
看花雨里宜高屐,穫稻霜馀或短衣。
玄鸟年年依屋住,白鸥日日绕门飞。
寻君不用重相问,梅子林西竹下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尘世之外的隐逸生活。首句“尘世閒身遂两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因世俗生活的忙碌而难以相聚的遗憾。次句“扁舟应是入城稀”暗示了朋友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舟行城市之事已不多见。
第三句“看花雨里宜高屐”,写朋友在春雨中欣赏花朵,足登高屐,流露出闲适与雅趣。第四句“穫稻霜馀或短衣”,则描绘了秋收时节,朋友可能穿着简朴的短衣劳作,体现了农耕生活的质朴。
第五、六句“玄鸟年年依屋住,白鸥日日绕门飞”,以玄鸟和白鸥为友,寓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寻君不用重相问,梅子林西竹下扉”,表达了诗人无需特意寻找,只需沿着梅林向西,就能找到朋友竹门深居之处,流露出对友情的笃定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的隐逸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富有田园诗意和哲理意味。
今年岁丙申,今日月初十。
年是母生年,日是我生日。
我年已三十,母寿六十一。
母老儿亦老,儿悲何由说。
半世求禄心,甘为古人拙。
负母一生力,枯我十年血。
维母天地眼,责命不责术。
但母得如此,又敢自暇逸。
千秋非所知,儿死此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