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萎百草,松柏不凋悴。
贞脆本性成,不由时与地。
寒蝉声已寂,秋虫鸣自恣。
语默有不同,适时固无异。
我兴观物怀,慨然知我贵。
白露萎百草,松柏不凋悴。
贞脆本性成,不由时与地。
寒蝉声已寂,秋虫鸣自恣。
语默有不同,适时固无异。
我兴观物怀,慨然知我贵。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百草的凋零与松柏的坚韧,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人以“白露萎百草,松柏不凋悴”开篇,将秋天的萧瑟与松柏的顽强生命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命的韧性与不屈。接着,“寒蝉声已寂,秋虫鸣自恣”,寒蝉的沉默与秋虫的自由鸣叫,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面对季节变化的不同反应,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语默有不同,适时固无异”一句,诗人借自然界的现象,引申到人类社会,指出人们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但都顺应了各自生存的时机,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最后,“我兴观物怀,慨然知我贵”,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万物各有其美,从中领悟到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和自我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个体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语言流畅,寓意深远。
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览犹伤神。
孟冬四将发句吴,弯弓誓落双髡颅。
智谋无过史万叶,嫖姚无加李金吾。
前茅已作破竹刃,三覆乃裹含沙狙。
常山长蛇一断尾,即墨怒牯齐奔?。
玉蕊孤军呼庚癸,皂鸦万甲迷模糊。
江南长技江北无,蒲牢一吼千鲸呼。
赤杠卓入铁瓮户,铁翅横截丹阳湖。
捣虚之策不出此,赤手可缚生于菟。
当时上将陷江都,至今莫赎千金躯。
后来飞将慎勿疏,襄王城头啼白乌。
如何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
乌乎,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