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
《山居》全文
唐 / 长孙佐辅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

飞泉引风听,古桂和云攀。

地深草木稠,境静鱼鸟闲。

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

有时独杖藜,入夜犹启关。

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

神体自和适,不是离人寰。

(0)
注释
看书:阅读书籍。
幽寂:寂静,宁静。
结宇:建造房屋。
青冥间:形容高远的蓝天之间。
飞泉:瀑布。
古桂:古老的桂花树。
和云攀:与云彩相互缠绕。
草木稠:草木茂密。
鱼鸟闲:鱼儿和鸟儿悠闲。
阴气:指山谷中的凉气。
朝光:早晨的阳光。
杖藜:拄着藜杖,藜是一种植物,常用来做手杖。
樵童:砍柴的小孩。
人寰:人间,世间。
翻译
喜欢安静地看书,我在青色的天空之间建造小屋。
让飞瀑引导风的声音来听,古老的桂树枝与云朵相依相攀。
这里地势深幽,草木茂盛,环境宁静,鱼儿鸟儿都悠闲自在。
傍晚时山谷中阴气升起,朝阳的光芒最先照耀到山头。
有时我独自拄着拐杖,入夜后仍然打开门扉。
黄昏时分,归巢的鸟儿飞过,砍柴的小童也背着柴火回来。
身心自然舒适自在,并非远离人间烟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 开篇两句表明诗人热爱于静谧的环境中阅读,居所选在高远之处,与天相接,这是他选择山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飞泉引风听,古桂和云攀。" 这里的“飞泉”、“古桂”都是山中的自然景观,“引风听”、“和云攀”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之感,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地深草木稠,境静鱼鸟闲。" 这两句强化了山居环境的宁静与生机勃勃,草木繁盛,鱼鸟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诗人心向往之处。

"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 描绘了山中的日出日落景象,阳光总是最后到达幽谷而最早照耀山巅,这种自然现象进一步衬托了山居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

"有时独杖藜,入夜犹启关。" 这里“独杖藜”表明诗人偶尔外出,但即使是深夜,也不忘推开家门,与自然亲近。

"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 夜晚时分,星光下,鸟儿归巢,樵夫点燃篝火准备回家,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山中夜幕降临的景象和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神体自和适,不是离人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达到心灵上的自在与安适,这种境界并非简单地逃避世俗,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脱和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而且也展现了一种高雅脱俗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长孙佐辅
朝代:唐

长孙佐辅,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朔方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累举进士不第,放荡不羁。弟公辅为吉州刺史,遂往依之。后终不仕。佐辅有诗集号古调集,《全唐诗》存其诗17首。
猜你喜欢

山家赏菊

傍篱开种种,临水故娟娟。

艳岂从人爱,幽偏得我怜。

杯深倾叶底,巾折堕花前。

吾直师元亮,沉冥不问年。

(0)

清郡访郑丈二首·其一

处士芰荷裳,相将舞媚娘。

竹枝新度曲,桃叶旧怜香。

碧碗银丝鲙,冰壶白玉浆。

清泉自销暑,落月尚飞觞。

(0)

鲁桥

凫绎青岚近,龟蒙黛色连。

看山浑不厌,把酒正相便。

津树常遮月,沙滩少住船。

平生击楫志,都付卜居篇。

(0)

彭城

去国久为客,思家更属秋。

鲛人月中泪,燕子水边楼。

绿树帆飞度,青山云乱流。

可堪张仲蔚,借住李膺舟。

(0)

闺思二首·其一

夫婿萧关外,音书寂不闻。

朝朝江上石,夜夜枕边云。

鸾镜元羞妾,蛾眉好待君。

还将丝一寸,绣作锦回文。

(0)

忆仙姿·其二赠邻女

锦字机边红女。拾翠年时芳侣。

相送小莲湾,抱月飘烟无语。无语。无语。

暗织春愁如缕。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