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厓蹑峤俯晴江,探得灵岩映八窗。
揽桂岂烦云作幔,听松宁辨石为淙。
霞觞避俗情偏惬,彩笔逢人气未降。
自是桃花难可再,那能归去命渔艭。
攀厓蹑峤俯晴江,探得灵岩映八窗。
揽桂岂烦云作幔,听松宁辨石为淙。
霞觞避俗情偏惬,彩笔逢人气未降。
自是桃花难可再,那能归去命渔艭。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登山探险的经历,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首句“攀厓蹑峤俯晴江”描绘了攀登峻岭,俯瞰清澈江水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着,“探得灵岩映八窗”则暗示了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神秘的岩石,其光芒照耀着四周,充满了神秘与惊喜。
“揽桂岂烦云作幔,听松宁辨石为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揽桂”和“听松”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直接体验,而“云作幔”和“石为淙”的比喻,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霞觞避俗情偏惬,彩笔逢人气未降”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霞觞,即霞光中的酒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彩笔,代表了诗人的才华与创造力,而“逢人气未降”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没有世俗的纷扰,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与升华。
最后,“自是桃花难可再,那能归去命渔艭”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探险经历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生活的态度。桃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美好难以再次拥有,他更愿意像渔夫一样,随波逐流,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嘉陵抱江回,平衍出横澨。
中间筑雄垒,独据两川会。
行台敞严府,磊砢北城外。
潭潭走群楹,直上峦岭背。
危墙缭空阔,飞阁入茫昧。
上有宝峰亭,仰见白云内。
岧峣占孤绝,下与万山对。
层檐动寥廓,曲槛枕阛阓。
主人从篮舆,晚兴在公退。
心掩万象远,目引八极大。
钩帘拂坐榻,隐几缓衣带。
诗书抉关键,笔砚产珠贝。
是时众吏去,不敢呈计会。
虽然彼郡邑,原本穷利害。
自取金谷饶,无烦米盐碎。
此地寄清襟,岁书从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