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
《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

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

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xiéxiāngsòngjīngshèshūyùnfèngchéngquē
táng / zhūqìng

bái西shānbiégèngkànshàngchuán
yáozhīxúnyìngniàn宿jiāngyān

dàochùxiánhuínián
yīnpéizuòqīnglùnjiànchénbiān

翻译
白鹤已经飞向西山告别,远远望去,船只渐行渐远。
我猜想你沿着寻找寺庙的道路前行,心中一定怀念着江边的夜晚烟雾。
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闲暇的日子,归期却已拖延了一整年。
为何能与你一同度过这静夜长谈,共论朝政如同谏臣一般直言不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名为《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诗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内心的不舍与怀念。

首句“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白鹤引起了古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联想,而西山则是送别之地。诗人通过对白鹤和西山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

“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这里的“遥知”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所处环境的关心,“宿江烟”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留恋和回忆。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感联系。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这两句表露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重逢之期的渴望。“到处无闲日”意味着每一天都充满了忙碌,而“回期已隔年”则让人感到岁月匆匆,难得相见。

最后两句“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与友人的相伴,以及对古代忠言直谏之士的赞美。在这里,“陪夜坐”传递了一种静谧与沉思的情感,而“清论谏臣边”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直言真理、辅弼君王的贤臣的尊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饮芝山分韵得草字

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

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

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

(0)

迁椒

椒性恶卑湿,种之必阳坡。

托根苟失所,美质其奈何。

及早迁高原,薰风丹实多。

(0)

金陵岁晚

不拟残年住秣陵,摩挲蜡屐笑平生。

茫茫去雁云千里,渺渺疏钟雨一城。

天地无情催岁月,古今何物是功名。

梅边且喜春风近,痛饮挑灯坐到明。

(0)

再和·其二

句落孤山压老林,横枝解识燮调心。

众贤戛击宗韶頀,外域流传洗靺任。

不有鹿矶功许大,那能兔苑乐如今。

非才久愧班东上,抱瓮何当学汉阴。

(0)

长安道中

游子辞乡早,高堂亲已老。

燕来不东飞,寄书何日到。

(0)

书姜夔昔游诗后

我行半天下,未能到潇湘。

君诗如画图,历历记所尝。

起我远游兴,其如须毛霜。

何以舒此怀,转轸移清商。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