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落孤山压老林,横枝解识燮调心。
众贤戛击宗韶頀,外域流传洗靺任。
不有鹿矶功许大,那能兔苑乐如今。
非才久愧班东上,抱瓮何当学汉阴。
句落孤山压老林,横枝解识燮调心。
众贤戛击宗韶頀,外域流传洗靺任。
不有鹿矶功许大,那能兔苑乐如今。
非才久愧班东上,抱瓮何当学汉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潜说友的《再和(其二)》。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孤山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赞赏。首句“句落孤山压老林”描绘了孤山的静谧与古老,仿佛诗句落下,都压低了周围的树林。次句“横枝解识燮调心”则暗示了横生的树枝似乎能理解和谐的音乐之道,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众贤戛击宗韶頀”一句,"戛击"形容音乐的激昂,"宗韶頀"则借用了古代高雅的音乐曲目,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人才的敬仰和对音乐艺术的推崇。接下来,“外域流传洗靺任”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不有鹿矶功许大,那能兔苑乐如今”这两句,鹿矶和兔苑都是典故,可能暗指过去的某种功绩或盛世娱乐,诗人借此表达如果没有这些成就,今天的音乐享受就无法达到如此程度。最后,“非才久愧班东上,抱瓮何当学汉阴”以自谦的方式,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希望能像汉代的隐士那样,潜心学习,提升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孤山、音乐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幕中墨客随车后,架上牙签遮坐右。
唯留笔研乃自鐍,岂惜车茵容吏呕。
青霞老去云海深,旧游尚见翻涛手。
寄声秀句风入怀,坐念清标月当牖。
天公厚我过穆生,何止餍韩仍饫柳。
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近缘嗜酒识圣贤,已付长酣无可否。
公当紫绶日垂腰,我已秃襟时见肘。
慕公澄挠等清浊,叹我雕污终粪朽。
诗从子建岂易亲,句语怀英那肯偶。
清风自已入公脾,我如恶木何劳吼。
灵芝有良田,岁比万户侯。
平生不力耕,以德作锄耰。
不许仓箱丰,但知钵盂秋。
木鱼一呼饭,千屐如水流。
灵芝道亦然,饱汝即罢休。
但忧汝易饱,未饱非所忧。
后生真可畏,见此观比邱。
昔常为我民,今乃从我游。
得道于灵芝,胸中罗珍羞。
岂特求自饱,将副馁者求。
裹钵忽何之,西风送轻舟。
处处灵芝田,多稼如云浮。
初以非种种,今当不收收。
谁施复谁乞,大块同一沤。
姑且置是事,吾言亦谬悠。
羡观一身轻,翛然逐飞鸥。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五十四卦为归妹,惟幽人吉。
彼美人兮春上下,如吾徒者山南北。
辨一生、坚壁卧烟霞,诗无敌。人间世,胶中漆。
功名事,刀头蜜。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
曾共梅花相尔汝,尽教雪后无消息。
莫怕寒、容易嫁东风,春狼藉。
朝元了,万鹤放班回。携月下天来。
初平家看青羊石,滕王阁醉绿螺杯。
试鸣琴,花荡漾,玉崔嵬。前十日、鹊桥飞宝镫。
后一月、兔奁开玉镜。秋色净,夜徘徊。
申从五岳三光出,亥将二首六身排。
问何其,餐沆瀣,燕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