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身逃箭,知为母塞疮。
人心有如此,兽面本何尝。
不忍身逃箭,知为母塞疮。
人心有如此,兽面本何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动物展现出超越寻常的孝顺之情。诗人以猿猴为例,描述它为了保护母亲,宁愿忍受箭伤也不逃避,体现出对母亲深深的关爱和牺牲精神。"不忍身逃箭"表达了猿猴面对危险时的坚忍,"知为母塞疮"则揭示了它出于对母亲伤口的担忧而甘愿承受痛苦。诗中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情感,强调了无论人或兽,亲情之爱是共通的,都体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林同作为宋代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孝道在不同生物中的体现,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浊水难攀清路尘,偶曾先后掌丝纶。
归来久侍茵凭旧,至后初逢梅柳新。
湖水攲斜应有意,春光漏泄不无因。
绛帷幸许天荒破,日日当为问道人。
閒花不遣倚门墙,独挹芙蕖冉冉香。
艳质施朱窥宋玉,冰姿傅粉试何郎。
青茎翠盖元相映,缟袂霞裾各自芳。
闻道金銮行豹直,炬莲先已兆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