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四首·其二》
《高阳台四首·其二》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黛影横波,奁浪剪碧,题襟人在兰舟。

今夕天涯,不知何处琼楼。

犀钩淡似纤纤月,挂疏帘、又挂闲愁。

倚秦篝、悄搯银檀,怕按梁州。

无情画舸西风起,任萍花吹散,总是悠悠。

冷落青衫,而今可说风流。

芙蓉不作双鸳梦,恁凄凉、偏学眠鸥。

记来游、如此江山,一曲悲秋。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情的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在兰舟上对远方的思念与感慨。

“黛影横波,奁浪剪碧”,开篇即以浓墨重彩描绘了水面上的景色,黛色的倒影映照在碧绿的湖面上,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接着,“题襟人在兰舟”一句,点明了人物所在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今夕天涯,不知何处琼楼”,通过对比今夕与往昔,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犀钩淡似纤纤月,挂疏帘、又挂闲愁”,犀钩的淡雅与纤细的月亮相呼应,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淡淡的忧愁,这份忧愁既挂在疏帘之上,也挂在心中。

“倚秦篝、悄搯银檀,怕按梁州”,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不安,他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排遣心中的愁绪,但又害怕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情画舸西风起,任萍花吹散,总是悠悠”,画船在西风中飘荡,如同随波逐流的萍花,主人公的心情也是如此,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愁绪总是难以消散。

“冷落青衫,而今可说风流”,青衫代表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地位,如今却显得格外冷落,风流不再,暗示了主人公生活境遇的变迁与内心的落寞。“芙蓉不作双鸳梦,恁凄凉、偏学眠鸥”,芙蓉本是美丽的花朵,但在诗人笔下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仿佛学着鸥鸟一样,只能在凄凉中度过余生。“记来游、如此江山,一曲悲秋”,最后,诗人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美丽江山,不禁感叹,即使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也只能唱出一曲悲凉的秋歌。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爱情、对理想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题阙·其六十八

元得他恩重,酬偿勿使轻。

一餐何所直,感贺百千倾。

(0)

集唐句送表侄吴生鹯自塞下还郡·其七

今日相逢落叶前,故园归去又新年。

高歌取醉欲自慰,繫马高楼垂柳边。

(0)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三

与客携壶上翠微,暂时相赏莫相违。

白鸥自信无机事,见我犹穿曲岸飞。

(0)

题蒋民部竹径梅花卷

迟日吾庐閒坐,三春一事栽花。

小苑几番点缀,东君别领烟霞。

(0)

别徐茂吴·其二

不向天门走马,只来松舍烹鱼。

飞得青城宝剑,长干露出芙蕖。

(0)

题画

江头欲雨不雨,水面无风自风。

日脚倒射江底,莎青树绿波红。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