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千里雪,无处不知寒。
大漠穷阴合,胡天朔吹乾。
更稀沉夜漏,瓶冻怯晨餐。
独拥残灯坐,萧条戴鹖冠。
高楼千里雪,无处不知寒。
大漠穷阴合,胡天朔吹乾。
更稀沉夜漏,瓶冻怯晨餐。
独拥残灯坐,萧条戴鹖冠。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雪景下的寒冷与孤独之感。首句“高楼千里雪,无处不知寒”以夸张的手法,将雪景铺陈开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雪覆盖,连绵不绝,即便是高耸的楼阁也无法逃脱这无处不在的寒冷。接下来,“大漠穷阴合,胡天朔吹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寒冷,大漠中的阴冷与北方的凛冽寒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冷的画面。
“更稀沉夜漏,瓶冻怯晨餐”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漫长与清晨的艰难。滴答的夜漏声显得格外稀疏,暗示时间的缓慢流逝;而瓶子因寒冷而结冰,使得早晨的餐食变得困难,生活中的小细节在寒冷中显得尤为艰难。最后,“独拥残灯坐,萧条戴鹖冠”两句,诗人独自一人,拥着微弱的灯光,坐在空旷的房间中,头戴鹖冠,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落寞。鹖冠是古代士大夫所戴的一种帽子,此处用来象征诗人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暗含着一种无奈与自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夜寒冷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孤独心境的深刻揭示,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艺术氛围,表达了诗人面对严冬与孤独时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