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了如上人》
《了如上人》全文
清 / 戴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几载昙那寄客踪,妙香熏染得禅宗。

回头发逐红尘断,合掌心将白马从。

山径拾柴炊佛火,霜梯踏月报明钟。

一瓢尚有兰陵味,洗向深潭化毒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了如上人的僧侣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修行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首句“几载昙那寄客踪”以昙花一现比喻了僧侣短暂而珍贵的修行时光,寄寓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接着,“妙香熏染得禅宗”一句,巧妙地将修行环境的香气与禅宗精神相融合,暗示了修行者在清净环境中逐渐领悟佛法的过程。

“回头发逐红尘断,合掌心将白马从”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僧侣与世俗世界割裂、一心向佛的情景。通过“回头”、“断”、“合掌”、“白马”等意象,不仅展现了僧侣内心的坚定与决绝,也隐喻了他们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

“山径拾柴炊佛火,霜梯踏月报明钟”描绘了僧侣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庄严。在山间小径上采集柴火,为佛事准备燃料,而在霜冻的阶梯上踏着月光敲响报时的钟声,这些细节既体现了僧侣生活的艰苦与修行的严谨,也蕴含了对佛法的不懈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最后,“一瓢尚有兰陵味,洗向深潭化毒龙”两句,以一瓢之水与兰陵酒的对比,象征了僧侣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力量。通过“洗向深潭化毒龙”的比喻,表达了僧侣通过内心的净化,能够消除世间一切烦恼与痛苦的决心和能力。整首诗通过对僧侣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以及对佛法深邃理解的体现。

作者介绍

戴梓
朝代:清

(1648—1725)清浙江钱塘人,字文开。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三藩乱时,以布衣从康亲王杰书军,授道员。战后,得康熙帝召见,授侍讲,参与纂修《律吕正义》。后遭人谗毁,谪戍关东,靠售书画文字度日。所造“连珠铳”,实为原始机关枪。有《耕烟草堂诗钞》。
猜你喜欢

送林连山明府

百里专城接大荒,何来借寇重循良。

西京应识于公传,南国新闻荀令香。

去日壶浆迎竹马,行春麦穗满岐阳。

遥知俎豆风流远,闽海波连紫水长。

(0)

呈周邑侯·其一

清秋仙舄去还来,分得君王露几杯。

散入人间皆雨化,惊闻天上忽春回。

弦歌径逐琴声远,桃李争迎辇路开。

却望旧时听政处,阴阴竹树莫辞培。

(0)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其一

赤轮蘸水水涵天,影射龙宫第几湾。

地镇东南祠巨渎,亭疑蓬岛屹孤山。

为霖共识济川略,揽辔今瞻捧日颜。

不尽丹心悬彩笔,千秋留韵岭云间。

(0)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

河阳车骑散重阴,羽猎声华在上林。

望阙几年沧海使,出关今见白云心。

梅花江国行频见,春色龙池到已深。

揽袂莫须三叠曲,垂裳方御五弦琴。

(0)

钱塘饮张梦得斋中

聚首堪悲碣石天,空囊还著远游篇。

书生忧国真无赖,倦客寻僧却有缘。

万里山河孤笑外,五年烽火醉吟边。

忽听急管催兰舸,愁绝西湖几瓣莲。

(0)

冬月舟过闽滩·其二

怪石无心险,飞泉得意流。

湍狂疑捲电,涛怒不惊鸥。

骨瘦玻璃净,情多曲折浮。

醉歌时击楫,客况尽夷犹。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