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道》
《长安道》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乐府曲辞

长安道上平如砥,马足车轮声聒耳。

富贵门通卫霍家,豪华户接金张里。

明堆珠翠兼象犀,贡献况复来蛮夷。

软红尘涨日几尺,南北东西随处迷。

不同宰相沙堤筑,五云中对黄金屋。

八达名康九达庄,寰区四海称为独。

(0)
鉴赏

《长安道》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繁华与喧嚣并存的景象。首句“长安道上平如砥”,以“砥”形容道路的平坦,展现出长安大道的宽阔与整洁,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现的繁华景象。接着,“马足车轮声聒耳”一句,通过生动的声音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响动,营造出热闹非凡的氛围。

“富贵门通卫霍家,豪华户接金张里”两句,点出了长安城内贵族富豪云集的特点,暗示这里不仅有显赫的家族,还有富丽堂皇的豪宅,彰显了社会的等级分明与财富集中。

“明堆珠翠兼象犀,贡献况复来蛮夷”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多元文化交融的景象。珠宝、象牙、犀角等珍贵物品堆积如山,不仅体现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展示了对外交流的频繁与广泛,包括来自遥远异域的贡品。

“软红尘涨日几尺,南北东西随处迷”则以“软红尘”比喻繁华的都市生活,形象地描绘了长安城内人潮涌动、繁华如织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在这种繁华背后,人们可能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最后,“不同宰相沙堤筑,五云中对黄金屋。八达名康九达庄,寰区四海称为独”几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长安作为帝国中心的地位与独特性。无论是宰相的官邸还是普通百姓的居所,都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奢华与尊贵。同时,长安作为连接四方、沟通海内的交通枢纽,其影响力和独特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体而言,《长安道》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繁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长安作为帝国心脏的辉煌与复杂,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石匣营作

青岭横峰荫薜萝,时方小暑绿新荷。

蒲编诗兴光岩穴,虎士桓桓扣角歌。

(0)

酬卫处士见赠

之子有道气,山居诗兴多。

琴清鹤自舞,林静鸟能歌。

未遂携家隐,深惭辍棹过。

他年从杖屦,养寿向岩阿。

(0)

中秋

桂魄风清散夜氛,人间秋色正平分。

九华炼液金承露,五彩浮空锦作云。

脱蚌明珠从海出,侑觞仙乐自天闻。

广寒咫尺邻虚阁,蹑景惭无象纬文。

(0)

百字令.刘邦彦招饮竹东馆赏桂花

竹东庄上,记当年春尽,归舟曾歇。

莫雨和风催客去,猛地作时还辍。

小馆茶香,行厨酒尽,执手难为别。

归家南望,寸肠几度千结。

谁道买棹重游,主人情重,樽俎依前设。

桂树团香纤月露,渐近中秋时节。

试问姮娥,今年才子,谁把高枝折。

夜深无语,霏霏满地金屑。

(0)

静女篇赠张靖之

静女姝且好,采香溪水边。

容颜若华月,流光正婵娟。

黄金为步摇,明珠间琅玕。

雾縠翳方空,长袖拂翩翩。

美目腾光彩,靥辅宜笑嘕。

凌波动微步,旋转何便嬛。

令色天下稀,遂为君所怜。

选择升椒除,燕婉侍君前。

鸡鸣戒盈朝,辞辇愿推贤。

君心重贤淑,宠倖冠三千。

逍遥赤墀畔,游戏青蒲端。

众女嫉蛾眉,善淫生巧言。

遂令绝世姿,摈弃不复延。

寂寞闭长门,蹉跎过盛年。

君门深九重,虎豹卫严关。

望幸固已绝,求通良独难。

弹琴和悲歌,泪下空汍澜。

薄命古来有,君恩故如天。

(0)

养疾

怀疴卧宵雨,晓雷震南隅。

养疾向微愈,食息稍自如。

开颜盼林木,草莽未剪除。

整书避础润,新水盈川渠。

天云复西行,阴翳交庭芜。

感幻慕轻逸,澄神以凝虚。

杜权发几踵,慎损良非愚。

敛视涤尘滓,轗轲安足拘。

冬风何凝寒,向晦复淹疾。

叶落群林鸣,百草悴丛苾。

寒谷回微阳,流云澹孤逸。

事药偶就火,亲书犹抱膝。

窗帷暖气舒,然灯月初出。

竭涧无晨冰,繁霜熟园橘。

天壤曷有瘳,气机畴与逸。

渊默养太冲,何必怀方术。

沐发不整冠,寒飙吹薄帷。

颐疾觉带缓,编简生尘姿。

妍芳悴薮泽,蓬蔓馀春菲。

露下空阶明,栖鸟巢故枝。

浮生等大患,药石岂吾资。

但愧壶丘子,荣悴何足悲。

濯足山涧中,杖策暝乃还。

寒蜩鸣疏树,落日下西山。

灌园露已湿,倦息衡门间。

墟里或过问,跬步愧益艰。

窭空非苦疾,鹑衣畏祁寒。

宁贻启期诮,齿落无衰颜。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