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孤高不易攀,此身只合住深山。
养成鳞甲为龙去,化作云涛待鹤还。
声入空林人寂寂,响归幽涧水潺潺。
叮宁莫把松风卖,留在千岩万壑间。
一种孤高不易攀,此身只合住深山。
养成鳞甲为龙去,化作云涛待鹤还。
声入空林人寂寂,响归幽涧水潺潺。
叮宁莫把松风卖,留在千岩万壑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高自守、与世隔绝的自然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以“一种孤高不易攀”开篇,直接点出主题——那种难以触及的高洁与独立。接着,“此身只合住深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高的生活状态,似乎只有在深山之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养成鳞甲为龙去,化作云涛待鹤还。”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成长比作龙的形成,预示着未来的腾跃;而“化作云涛待鹤还”则暗示了一种等待,或许是在等待着某种机遇或是心灵的归宿。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个人成长的艰辛与期待,也蕴含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声入空林人寂寂,响归幽涧水潺潺。”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声音仿佛穿透了寂静的森林,回响在幽深的山涧中,潺潺流水的声音与之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息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也隐喻了心灵深处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叮宁莫把松风卖,留在千岩万壑间。”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保护,劝诫人们不要为了短暂的利益而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美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够永远留存于世,供后人欣赏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柔浪如酥,遥峰欲笑,樯乌阵阵迎人话。
说道今日花朝,此去包山,歌台砌满苔钱罅。
玉箫金管劝东风,嫣红艳紫须迟卸。频讶。
往事酒边灯下。铜扉记隔秋千榭。
每到丁字帘前,群芳生日,昵语何曾罢。
如今好个奈何天,一船花月春江夜。
绣帘半卷,银箭初长,清悄庭宇。
云鬓鬅松,斜堕钿头钗股。
浓树荫遮行色远,乱山翠叠春光暮。
怕登楼、见横桥断岸,绿凄迷处。
遍江畔,纤枝娇蕊,知道个人,何地留住。
香冷鸳衾,暗滴泪珠无数。
蝶翅寻芳魂一点,柳丝织影愁千缕。
更凄凉,送梨花夜来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