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霞十二咏·其六松涧涛风》
《丹霞十二咏·其六松涧涛风》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一种孤高不易攀,此身只合住深山。

养成鳞甲为龙去,化作云涛待鹤还。

声入空林人寂寂,响归幽涧水潺潺。

叮宁莫把松风卖,留在千岩万壑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高自守、与世隔绝的自然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以“一种孤高不易攀”开篇,直接点出主题——那种难以触及的高洁与独立。接着,“此身只合住深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高的生活状态,似乎只有在深山之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养成鳞甲为龙去,化作云涛待鹤还。”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成长比作龙的形成,预示着未来的腾跃;而“化作云涛待鹤还”则暗示了一种等待,或许是在等待着某种机遇或是心灵的归宿。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个人成长的艰辛与期待,也蕴含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声入空林人寂寂,响归幽涧水潺潺。”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声音仿佛穿透了寂静的森林,回响在幽深的山涧中,潺潺流水的声音与之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息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也隐喻了心灵深处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叮宁莫把松风卖,留在千岩万壑间。”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保护,劝诫人们不要为了短暂的利益而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美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够永远留存于世,供后人欣赏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鹊踏花翻.花朝行玉峰道中用蝶庵词韵

柔浪如酥,遥峰欲笑,樯乌阵阵迎人话。

说道今日花朝,此去包山,歌台砌满苔钱罅。

玉箫金管劝东风,嫣红艳紫须迟卸。频讶。

往事酒边灯下。铜扉记隔秋千榭。

每到丁字帘前,群芳生日,昵语何曾罢。

如今好个奈何天,一船花月春江夜。

(0)

好事近.丙辰早春得云间张洮侯寅冬所寄书

春水锦鳞通,忽把故人墨迹。

一纸三年才到,讶红笺无色。

当初高宴五茸城,尽江东裙屐。

记得傀俄酒态,有琼筵醉客。

(0)

倦寻芳

绣帘半卷,银箭初长,清悄庭宇。

云鬓鬅松,斜堕钿头钗股。

浓树荫遮行色远,乱山翠叠春光暮。

怕登楼、见横桥断岸,绿凄迷处。

遍江畔,纤枝娇蕊,知道个人,何地留住。

香冷鸳衾,暗滴泪珠无数。

蝶翅寻芳魂一点,柳丝织影愁千缕。

更凄凉,送梨花夜来风雨。

(0)

书望

陟彼阿丘望欲迷,美人何处不胜悲。

舟中日月忽寒暑,道上音尘但鼓鼙。

扬水湜湜聊濯足,终风猎猎故吹絺。

行藏未定凭谁卜,力尽苍茫有所思。

(0)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其十七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

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0)

春夜留别

朝朝还夕夕,春与梦中看。

月有痕知怨,花无言欲残。

羁魂游处怯,醉影别时寒。

一水何曾隔,其如去住难。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