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晴时雨识天恩,行乐宫中奉寿萱。
绿水红桥过轻舫,农阡蚕舍具名园。
觞流内史微邻放,马射华林更觉喧。
何似承欢申孝养,岁华胜事重量论。
时晴时雨识天恩,行乐宫中奉寿萱。
绿水红桥过轻舫,农阡蚕舍具名园。
觞流内史微邻放,马射华林更觉喧。
何似承欢申孝养,岁华胜事重量论。
此诗描绘了皇帝在暮春时节,为迎接皇太后御园游赏的盛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气多变的景象,既晴朗又雨落,象征着天恩的深厚与变化莫测。行乐宫中,寿萱奉祀,寓含着对皇太后的尊敬与祝福。
绿水中映着红桥,轻舟悠然穿行,农舍与蚕室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名园之中,不仅有潺潺流水,还有红桥轻舫,自然风光与人工景观相得益彰。宴席上,内史微邻放歌,马射场上,华林喧闹,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全诗通过描绘这一系列场景,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敬爱之情,以及对盛世祥和生活的赞美。末尾“何似承欢申孝养,岁华胜事重量论”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对能陪伴太后享受天伦之乐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感慨。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与皇家气派,是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缩影。
爱山入骨髓,嗜酒在膏肓。
跌宕风烟外,歌呼曲蘖傍。
虚窗天柱晓,小瓮橐泉香。
垂老叨微禄,斋居静不忙。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
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
孰知后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
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
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
如其一念有愧心,宁不终身戴惭面。
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
祝君勿恃来日长,八九十年如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