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不入俗,裋褐分田舍。
由来黄犊车,不受尘中驾。
空床蟋蟀边,阴牖蒲萄下。
适然契幽怀,推枕起中夜。
野人不入俗,裋褐分田舍。
由来黄犊车,不受尘中驾。
空床蟋蟀边,阴牖蒲萄下。
适然契幽怀,推枕起中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野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野人不入俗,裋褐分田舍",开篇即设定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境界,裋褐(粗糙的布衣)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而分田舍则显示出隐者的自给自足和对土地的依恋。
接着的"由来黄犊车,不受尘中驾"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位野人的选择,他不愿意接受尘世间的诱惑,黄犊车(古代的一种简陋的交通工具)象征着一种超脱红尘的心态。
"空床蟋蟀边,阴牖蒲萄下"则是对隐者生活环境的描绘。空床显示出一个人的宁静与孤独,而蟋蟀和蒲萄则增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两句"适然契幽怀,推枕起中夜"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赞美之情。适然是唐代著名隐逸,他在这里被用来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推枕起中夜则可能暗示着诗人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幽深情怀和夜晚的唤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扁舟过辞君,落日系高柳。
愧君惜远别,留我饮以酒。
夜深不知罢,感叹屡执手。
书题见晁谢,光怪森在牖。
忆昔蓬山老,实与文靖友。
同登靖康朝,谏疏犹在不。
吾人世其家,树立敢自后。
君才真杞梓,如我乃枯朽。
漂流偶相值,称我不容口。
君今非少壮,我亦惊老丑。
相逢定何日,相勉敢不厚。
老农诚有言,良田务除莠。
江南千万山,何许为吾栖。
深林与丰草,本自麋鹿宜。
长安冠盖场,谁识杜拾遗。
日赴郑老饭,未救方朔饥。
如我何如人,飘然亦天涯。
买舟今日归,已恨作计迟。
山川旧曾经,所至皆依依。
共载得王蔡,何乐其如之。
但恨诗豪人,先我浮春溪。
眼中清绝处,收拾随以西。
遂令我笔端,失去温润姿。
衢州法曹君,句成亦多奇。
会当一快读,遣此别后思。
人生离合间,可喜更可悲。
但泛石室酒,万事端能齐。
秋风何时来,庭树非昨好。
树犹不自持,况问青青草。
人生甚草木,阅世安可保。
赖此忘忧物,陶公盖知道。
东篱满把菊,柯山一句诗。
四时皆有节,九日独如斯。
潘子夙所尚,陶翁何敢师。
是故逢此日,爱慕仍凄悲。
所愿学渊明,归去了不疑。
松菊傥犹存,田园随事为。
亦愿如邠老,白首邱壑期。
人穷与诗长,得失其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