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人去绛帏寒,万树桃花春未残。
洞口有云留白鹤,人间无路见青鸾。
桃源人去绛帏寒,万树桃花春未残。
洞口有云留白鹤,人间无路见青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桃源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源内外的对比与和谐。
首句“桃源人去绛帏寒”以“桃源”为背景,暗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这里的“绛帏”可能象征着桃源的深邃与隐秘,而“寒”字则赋予了环境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桃源中的人们已经离去,留下一片寂静与孤独。
次句“万树桃花春未残”则将视角转向了桃源内部,描绘了一片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尽管春天还未完全消逝,但“未残”二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预示着桃源的短暂与易逝。
接下来的“洞口有云留白鹤”,通过“云”和“白鹤”的意象,进一步丰富了桃源的自然景观。云朵在这里不仅作为自然元素,还象征着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留白鹤”则暗示了桃源中可能存在某种超自然或神秘的存在,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
最后一句“人间无路见青鸾”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桃源与外界相对立。通过“人间”与“桃源”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思考。在这里,“青鸾”可能象征着高洁、美好的理想追求,而“无路见”则表达了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这些理想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桃源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理想与现实、自然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思。
蒙将军扫中山敌,归向临洮斲地脉。
刓出坚珉三尺碧,祖龙爪端五花黑。
一时漆合毛颖交,千古泓开墨君宅。
临洮金人血中土,天画此石归沙碛。
歙州龙尾近足致,端溪鹆眼新堪惜。
淳熙主人眷西顾,玉堂昼草平番檄。
中涓但睹天颜喜,学士惊传百朋锡。
小击疑闻泗滨磬,捧来似剖蓝田璧。
宸章姓字刻琬琰,烟霞不散乌皮席。
后四百年竟谁在,楚人弃弓楚人得。
张生豁达烟过眼,王子贪馋咽生液。
呜呼右军风字世不见,令我青箱久无色。
珍重题诗一报张,夙生或结词林识。
骢马驱,何悠悠。月题染朱汗,倏与飞电流。
昔驱长安陌,今在粤海陬。
外台手执天子法,儿能学语皆知刘。
翩翩鸣佩觐帝旒,祖筵衣冠盈道周。
酌金罍,罗玉羞。吹长笛,弹箜篌。
莫奏折杨柳,清霜满炎州。
东阁有高楼,为问谁所营。
人言蜃湖裔,家声重蚺城。
环居数百指,中有三弟兄。
相将若鼎峙,敦此手足情。
朝读楼上书,埙篪日和鸣。
夜宿楼下床,共被如姜生。
坐令阋墙者,望望惭分荆。
贤哉太史氏,华榱揭新名。
斯人去已远,友义垂休贞。
子孙袭遗矩,学祖龙门程。
感彼棠棣花,春风益敷荣。
我昔会宗谱,君家实同盟。
荏苒十六年,老大嗟尘缨。
蓉峰翠如染,星水涵空明。
何时一登眺,揽衣坐前楹。
对花说往事,载赋鸰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