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江城、落梅哀笛,吹残甥馆琼树。
臂丝续命欺人耳,乍面忽成千古。鸡报午。
莫便认、视阴灵照机先赴。昙花两度。
恁一坠银瓶,永辞珠掌,先后委尘土。
人间世,生女生男何补。漫云光采门户。
母兮抚汝终如始,藐尔诸孤谁抚。天欲暮。
偏教我、临流踯躅横舟渡。蒲觞忍举。
对渺渺蛮波,年时角黍,怕听大招赋。
黯江城、落梅哀笛,吹残甥馆琼树。
臂丝续命欺人耳,乍面忽成千古。鸡报午。
莫便认、视阴灵照机先赴。昙花两度。
恁一坠银瓶,永辞珠掌,先后委尘土。
人间世,生女生男何补。漫云光采门户。
母兮抚汝终如始,藐尔诸孤谁抚。天欲暮。
偏教我、临流踯躅横舟渡。蒲觞忍举。
对渺渺蛮波,年时角黍,怕听大招赋。
这首《摸鱼儿》是清代杨玉衔在戊寅五月五日悼念女儿惠文女之作。诗中以凄凉的江城、落梅和哀笛开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深深的哀思之中。"臂丝续命欺人耳,乍面忽成千古"两句,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女儿的突然离去如同千年之痛,难以承受。
接下来,“母兮抚汝终如始,藐尔诸孤谁抚”两句,深情地描绘了母亲对女儿始终如一的关爱,以及对失去子女的孤独与无助。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深沉的母爱与家庭的温暖。
“天欲暮。偏教我、临流踯躅横舟渡”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女儿离世的痛苦与无助,仿佛在黄昏时刻,独自徘徊于江边,寻找安慰与解脱。最后,“蒲觞忍举。对渺渺蛮波,年时角黍,怕听大招赋”表达了诗人不愿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举杯庆祝,而是面对着无尽的悲伤与怀念,害怕听到与女儿相关的哀歌。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哀婉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哀悼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对生死、亲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
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
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
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
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
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
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
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东斋何似春工晚,铁树已花梅未花。
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湛辈亦与公名俱。
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
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
僮奴狃今昨,竞道竹相祟。
如将圣作狂,似以儒为戏。
此君来声冤,林神亦短气。
我梦不平鸣,霍然推枕起。
明当还石湖,胜种千亩地。
未论比封君,且用执谗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