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和壮观亭》
《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和壮观亭》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欲状江山秀,无如格律诗。

形容天际美,假借笔端奇。

注目临沧近,沿流北固卑。

不因篇咏见,绝景有谁知。

(0)
翻译
想要描绘江山的秀美,没有什么能比格律诗更合适。
用诗歌来赞美天边的壮丽,全靠笔下奇特的想象。
目光注视着苍茫的江面,沿着河流向北,地势逐渐低平。
如果没有诗词的记录,这些绝美的景色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欲:想要。
状:描绘。
江山:山水风景。
秀:美丽。
无如:没有比得上。
格律诗:遵循特定音韵规则的诗歌。
天际:天边。
假借:借助。
笔端:笔下。
临:面对。
沧:苍茫。
卑:低。
篇咏:诗词歌赋。
绝景:绝美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颂的作品,名为《和壮观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山川美景的咏叹诗。诗人在开篇即表达了对江山秀丽之处的赞美,但又感慨于难以用格律诗完全捕捉这份美丽。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借助笔端去形容天际之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注目临沧近,沿流北固卑。”这一句,诗人的视线紧贴着江水的流动,从近处观察它如何与远方的山峦相呼应,这也表明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情感体验。

最后两句“不因篇咏见,绝景有谁知。”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孤独。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便是通过诗歌这种形式,也难以完全传达出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美好与情怀。这样的景色,如果没有能够领会的人共鸣,岂不是有些遗憾。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长,体现了苏颂在咏叹自然之美上的功力,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夏日偕云浦鹤亭郊外纳凉·其一

积雨负花期,雨霁兴难遏。

联袂出城闉,迎眸森翠列。

重荫晦平皋,茶瓜藉莎蘖。

莲净心亦清,清谈义超越。

凉飙度深香,烟霏互兴灭。

何必觅芳尊,己觉炎威歇。

(0)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稼兰四首·其一

兰蕙同芬芳,枝叶故相连。

杰士慕道义,不在多晤言。

忆昔初遇君,平生昧周旋。

世人正欲杀,君情何缠绵。

岂为结交欢,急难心炯然。

慈闱老病笃,望子不得还。

中心握汤火,归我解倒悬。

我归见母拜,泪下如迸泉。

不谓生聚时,即为死别年。

锡类向微君,抱痛恨终天。

何以喻君情,深同九仞渊。

何以致余感,将与石同坚。

渊或有时竭,石或有崩骞。

唯此区区心,历劫永不迁。

(0)

戒除草四首·其三

东风吹无私,有地皆芳草。

新甲拆勾萌,删刈恐不早。

恻然悯群生,生机何由保。

所乐因天时,欣欣向我好。

顾兹窗下荣,吾亦爱吾宝。

(0)

杂咏·其五

高人无近情,仙灵多变化。

鉴别分高卑,器量难强加。

崔生冀冲举,白蜺忽委□。

亲手授丹药,惊怪挥长戈。

昭昭望天路,白日倏已暮。

大鸟飞不还,觌面空成误。

庸碌何足言,深为奇士怜。

(0)

寄陈太史省斋梦雷·其二

鱼雁音疏又几年,喜君患难得生还。

故乡松柏三山外,何日晨开下水船。

(0)

人日

鸟舌新柔杨柳风,流澌路转草茸茸。

梅花信隔千山外,綵胜香怜七叶中。

楼倚半规春月淡,盘盛杂组酒杯空。

江乡有梦人悬帐,惆怅清宵桦烛红。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