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宿沧洲上,离乡已几宵。
海风秋飒飒,江月夜寥寥。
归梦青山远,椷书白雁遥。
谁知羁旅客,终是恋渔樵。
暂宿沧洲上,离乡已几宵。
海风秋飒飒,江月夜寥寥。
归梦青山远,椷书白雁遥。
谁知羁旅客,终是恋渔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暂宿在海边的芙蓉驿中,夜晚的景色与内心的思绪交织在一起。首句“暂宿沧洲上”,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暂时停留。接着,“离乡已几宵”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时间的流逝来强化这种情感。
“海风秋飒飒,江月夜寥寥”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飒飒的海风和寥寥的江月,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凄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飒飒的风声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提醒着诗人的漂泊;而寥寥的江月,则是夜晚的唯一光源,照亮了诗人前行的道路,同时也映照出他心中的迷茫与追寻。
“归梦青山远,椷书白雁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梦中的青山代表了诗人的故乡,遥远的距离象征着无法即刻返回的现实。椷书,可能是指诗人的书籍或记录,白雁则可能是诗人所见之景,两者都与远方的故乡有关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谁知羁旅客,终是恋渔樵”,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羁旅之人,最终还是对渔樵生活有着深深的眷恋。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能够像渔夫和樵夫那样,过着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土谷既深入,高山复㠝岏。
微径才百尺,下转十八盘。
俯临涧壑险,势陡不可看。
乱石斗磊砢,置足恐不安。
长镵那可托,藤蔓无由攀。
寸步每千虑,举动如蹒跚。
心胆掉欲碎,毛发亦为寒。
战兢尚未足,何暇发慨叹。
平生行路心,此日方知难。
阖闾杨柳几春风,山远台高望眼空。
麋鹿不来人亦去,鹧鸪啼处是吴宫。
落红香散东风软,灵岩络翠苔纹浅。
闲庭昼永日当空,花影团团移未转。
两鸡不识春意佳,栖迟也傍庭前花。
父鸡昂然气雄壮,独立峰颠发高唱。
母鸡喈喈领七雏,且行且逐鸣相呼。
两雏依依挟母腋,母力已劳儿自得。
两雏啾啾趋母前,有如娇儿听母言。
两雏唧唧随母后,呼之不前不停口。
一雏引首接母虫,儿腹已饱母腹空。
嗟尔爱雏乃如此,不知尔雏何报尔。
钱翁摹此悦生意,我独观之暗流涕。
劬劳难报慈母恩,漂泊江湖复何济。
展图三叹重摩挲,鸡乎鸡乎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