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开篇“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两句,从侧面烘托出诗人自谦不为高者,但内心却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表明了诗人虽然不追求高远的理想或者地位,但其内心却有着对生活的满足与止境。接着,“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一句,可解作诗人对于自己的导师或精神导引保持一种平和、中庸的态度,不追求过高的成就。
最后两句“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导师,与之同为乡邻而感到庆幸。整首诗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和意象,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境界的一种平常心态,以及对精神上的自足与满足。
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及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天然的情怀。